第十一章【极端的形式】(2/3)
传信给高丽国王高元,说自己来年还要到涿郡来,让高元到涿郡来拜见自己。只要高元来拜见自己就表明他已经彻底地、心甘情愿地臣服于大隋。以杨广看来,高丽本来就是自己是属国,国家又穷,地盘有小,不过相当于自己大隋朝的一个郡而已,自己所带的仪仗队都要比他们的倾国之兵还要多,只要自己咳嗽一声,都能让这个高丽国哆嗦好几天,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不来拜见自己。而且只要他来拜见自己,还可以得到像启民可汗那样丰厚的赏赐,实在是没有理由不来。
可是让杨广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高丽国的国王高元竟然没有来。
也太不识趣了!杨广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自尊心同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发誓要教训教训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高元。
可以这么说:隋帝杨广对高丽的发动战争只是他的大头症的又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
隋帝杨广要发动的是一场规模空前、史无前例的战争,这场战争过后,他的功绩将会和秦皇汉武相并列——不,是远远超过这两位仁兄,他的名字将会名标青史。为了这场伟大的战争,他要用充足的时间、动用全国的力量来筹备这场战争。
公元611年大业七年正月开始,整整一年里,隋帝杨广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征召和集结军队,运输和囤积粮食,建造战船,准备发动对高丽的第一次战争。
国家打仗,政府征召军队,这本来都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这些事情要看谁来办,怎么办?杨广同志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他楞是把这样一件正常的事情办成了一件祸国殃民的大工程。
悲惨的一幕发生了。许多工匠们为了打造海军用的战船,在官吏是督促下,日以继夜地站立在水中,不停的工作。由于长期浸泡在水中,以至于身体的皮肤发生溃烂,工匠们自腰部以下都滋生了蛆虫。百分之三四十的工匠们都死在了建造战船的工地上。每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好像有许多的虫子在我的身上爬,弄得我又冷又痒,直起鸡皮疙瘩。
在全国所有的道路上,到处都是正在行进的士兵,共计有一百一十多万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从全国的各个地方向涿郡集结。好多的军队都是从江南岭南甚至更远的地方来的,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的武器,身上背着行军的物资装备,汇成一条洪流。这条洪流中,还有许多的士兵都挽着大车在路上艰难地行进。大车上装载着无数的帐篷,衣甲。
除了这支士兵的洪流,道路还充斥着许多推着车子的人,这是朝廷征发的运送粮食等物资的民工,称为鹿车夫。这些鹿车夫共有六十多万,他们每两个人为一组,推着一辆独轮车,每辆车推粮食三百斤,一个推,另一个人拉,从洛口仓和黎阳仓出发,缓慢地向着遥远的涿郡的泸河和怀阳两地走着,那里有隋朝政府专门为了征伐辽东而修建的粮仓。
有人要说了:不是已经修通运河了吗?为什么不从运河搞水运呢?地球人都知道从水路运输成本低效率高啊!
我来告诉你,不是不搞水运,他们已经搞了水运。运河之上船连着船,一千多里地全是船只。船只也在运输,不过它们运输的是大量的兵器、铠甲、攻城器具等等物资。这样的东西更笨重、更难运输,数量又非常的大。相对而言,运输粮食还是比较容易一点的,装缷方便,而且运送者还省了带自己的口粮了。
这是一千多里的行程,没有水泥和柏油路面,有的只是漫天的黄尘或者道路上的泥泞。这支队伍中也有赶着牛车运送粮食的,可是这些牛车和车夫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许多的人不堪重负累死在道路上,连绵不断。道路上的尸体开始还有人管掩埋,后来死得人太多了,而活着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死去的尸体再也没有掩埋,因为这些活着的人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来埋葬那太多的尸体了,他们还想省下这点力气好让自己能多活几天。具史料记载,当时运送粮食的的士兵和民工死亡过半。道路两边的死尸一个挨着一个,由于无人掩埋,严重腐烂,秽臭熏天。
全国当时人口大约四千六百万人,参加征高丽的军队就有一百一十多万,又有六十多万的民工,还有在其他地方驻扎的军队和其他方面征调的民工,占到了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这么多的丁壮劳力都去参加军队和运送粮食的民工了,自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农业生产。田野里的田地耽搁了农时,不能按照农时耕种,造成了土地的大面积荒芜。
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政府只顾着搞工程和巡幸、征兵等工作,疏忽了对黄河的治理,这一年的秋季,河水泛滥,造成了山东、河南等地三十多个郡被洪水淹没,人民死亡严重。随着而来的是全国各地发生饥荒,粮食的价格直线上升,一斗米的价格竟然值好几百文钱。而东北部地方这种情况尤其严重,饿死冻死的人非常的多。
在这种情况下,人只要一个最低的要求,就是能吃上一口饭,活下去。
按说这时候那些运送粮食的鹿车夫该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最起码还守着粮食。
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这些粮食都是国家的,不是他们个人的。他们两个人一组推着独轮车,载着三百斤粮食向涿郡走去,途中道路非常难走,而且又非常的远。每天走这么远的路,他们也是要吃饭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