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抵制日本的主张与实践(1/10)
作者:王海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卷入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东方的侵略。日本乘机对华展开外交攻势。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日双方进行了反复交涉。5月25日,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签署了一系列条约和换文。关于中国东北问题,签订的条约及交换??:《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古之条约》、《关于旅大南满安奉期限之换文》、《关于东部内古开埠事项之换文》、《关于南满洲开矿事项之换文》、《关于南满洲东部内古铁路税课事项之换文》、《关于南满洲聘用顾问事项之换文》、《关于南满洲商租解释换文》、《关于南满洲东部内古接洽警察法令课税之换文》。在上述条约与换文中,《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古之条约》最为主要,它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进一步恶xing发展,是日本“满攝在“二十一条”中的具体体现。为此,丐?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包括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据日本学者统计,张在执政期间发出抵制“二十一条”的训令达四十几号之多1,且取得一定成效。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评价说在张作霖死前“终始二十一条等于废纸”是否“等于废纸”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张作霖在他执政期黕“二十一条”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冲突是值得重视的。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屡电北京,敦促中央政府强力交涉
日本强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消恐?,举国愤怒,东三省反日情绪更为高昂。在此情况下,北洋政府征询东三省对中日交涉的意见,东三省巡按锡銮主持军官会议,通过了反对ji烈排日并电复中央希望中日交涉圆满解决的决定。时任?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独排众议,表示强烈反对并拒绝军官会议的决议,也不参加主和派的行列”。并致电北洋政府:“中日交涉丝毫不可让步,如交涉破裂。愿率全师进行决战,驱逐日寇,否则一死殉国。”“二十一条”签订后,由于业?反抗和?本独占中国yin谋的反对,并未能立即执行。“二十—”条”签订的第二年,袁世凯在举国声讨中,忧惧而死,也是在这一年,张作霖出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他刚一上任在外交上即面临一个难题,即对日本不??压力,要求在东北兑现“二十一条”的有关问题持何态度,如何应付日本咄咄隄外交攻势。张作霖就此做了如下努力。
1.关于南满洲区域问题
关于南满洲区域问题,绝大多数史书均认为日俄战争后,在美国的斡旋下日俄两国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此约的签订,??日俄两国完成了对东北的瓜分,即以长春为界分为“南满”和“北满”,北满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南满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其实,“南满”和“北满”作为“势力范围”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地理概念不尽相同。就势力范围而言,当时辽河以西地区并不属于“南满”,日本正是利用地理概念模糊势力范围概念的伎俩来扩大在东北的侵略计划。张作霤作了机警的斗争。
“二十一条”签订后,日本将条约中所谓“南满洲”的区域范围扩展至辽河以西地区。日本一面在外交上频频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一面怂恿日本商民移居辽西地区以造成既成事实。1916年,“在辽西之锦县、绥中、北镇等县,日商前往租房营业者,纷至沓来,其中尤以锦县为最”。张作霖一面“令该县知事,妥为劝阻出境”),一面电达北洋政府,要求与日本据理交涉。张在电文中说:“奉省认为属于南满者,为开原等三十一县,确定不认为南满者,为辽西之?黑山、台安、锦县、锦西、北镇、兴城、绥中、义县、盐山等十县。查一年以来,十县之中,日本?率前往者,以锦县为最多,??余各县亦行纷至沓来,理阻不信,交涉不覆;该?服从之警察、课税,因区域未能解决,不便实施。长此不已,将见十县之中。虽无杂居之名,已有杂居之实。权利损失,必至日益滋甚,挽回不易。”张敦促外交部:“本兼省长体察再三,惟有密请大部查照前案,迅向日使提出讨论,坚持原定意见。从速解决,俾辽西等县不腥南满。”。
交涉中,日方执意坚持辽西地区属于“南满”,并以附约《关于南满洲开矿事项之换文》中准开采暖池塘煤矿即在辽西锦县为借口。张作霖致电北洋政府外交部,挜暖池塘一矿,换文注明锦县,或以为区域之障碍。第杂居开矿,在原文本为两条,即属两事。且锦县并无此矿区,?地名,原文应归无效。”张的意思很明确,即《关于南满洲开矿事项之换文》中的暖池塘的地理位置有误,该条文已无法律效力。再者,矿区不同于居民杂居区,日本没有理由以此为根据向锦县及辽河以西地区“移民”。他敦促外交部坚持辽西地区不应划入南满,应继续与日本强力交涉。
尽管中央政府据此向日方屡次交涉,但日本怂使商民向辽西地区渗透的行径丝毫没有收敛,日本yu将辽西纳入“南满”势力范围的居心已很显然。北洋政府在此问题上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在此情况下,张作霖再次发密函献策:“惟交涉必视乎国力,争持或各有理由,诚能将十县划出南满之外,双方承认就我范围,实为幸甚,若或万不得已,鄙见所及,惟有用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