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李康的担忧(1/3)
最终,张大山还是成功的参加了男子组全部射箭项目,不仅是他,几乎所有参加射箭的民间高手都选择了自身所在性别组的所有项目,反正报名不用交费,获得名次还有奖励,多试几次又何妨?
老百姓们参赛的热情很高,李康等人看的也很开心,这种与民同乐的气氛,大佬们最是享受,一边品尝着精美的瓜果糕点,一边摇头晃脑的点评几句。
因为弓箭比赛或训练所需的设施、场地成本相对较低,华夏早早的就成立了射箭协会,所以所有项目中,以参加射箭的人数最多,连女子组的巾帼英雄们,都比其他绝大部分项目的总人数还多,理所当然的,弓箭比赛尤为激烈,期间更是涌现出许多身怀绝技的人物。
有一位中学少年,在百步固定靶中,表演了一套九星连珠,箭箭正中靶心,一时间引起全场轰动,风头一时无两。
又有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子,在移动靶比赛中,更是箭无虚发,最好纪录达到一轮射中四个移动飞盘…
射箭场隔壁,九匹奔马在九名骑士的操控下,从相同的起始点飞奔而出,绕着大操场你追我赶,演绎了一场华夏版的速度与激情。
【看来,赛马有必要提上日程了。】看着赛道周围差不多已经集体高潮的观众,李康嘴角微扬。
纯粹的速度比赛后,就是个人骑术的表演,大部分人天生就拥有表演欲,如今这么大一个舞台,万众瞩目,又有李康和华夏一干高层在场,那些马上豪杰可谓是将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
这个刚表演了金鸡独立,那个紧接着就演示了什么叫倒挂金钩,更有甚者,直接在马背上来了次体操表演,身藏马腹什么的都是小儿科。
除了这些纯表演式的动作外,马上劈砍、马上射击、过障碍等等等等,只要想得到的,都给拉上来溜了溜。
当然骑术表演最精彩的一部分莫过于第一旅和第二旅之间的马球对抗了。
马球,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马球又叫“击鞠”,始于汉,兴于唐,汉末三国时期,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
马球杆类似于冰球杆,长杆一端呈偃月状,杆身往往雕刻有精美花纹,被称为“画杖”、“月杖”。
一般参赛者成员数量不定,十数人到二十多人不等。不过因为其高昂的成本,一直是贵族参与居多,平民一般玩不起,但并不代表平民对马球没有热情,玩不起可以凭借自身优秀技艺被贵族球队聘请,再不行,也可以作为一名忠实的观众。
马球运动尤甚于唐朝。
唐朝时,历代皇帝,比如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宣宗李忱、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都是马球运动的提倡者甚至参与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六载(747年)颁诏,将马球做为军队的训练项目。
唐朝不仅帝王、贵族喜爱马球,甚至马球还一度在外交领域起到重要作用,当时,唐帝国周边如渤海国、高丽国、日本国、吐蕃等,都有专业马球队与唐帝国的马球队进行竞技,简直就是一场东亚马球锦标赛的既视感,这对加强邦交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
只可惜,在我大清时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马球从民间退出,成为宫廷专属。
综上,这是一项极其考验参赛者的骑术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个人观察力和时机把握力的,激烈的,铁血的运动。
看着下方打得热火朝天,李康不由得开始走神,思维因脑中对马球的回忆而引申到新世纪时期的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公开赛、世界杯等等上面,他在思考着,华夏什么时候,发展到什么程度,才有带头举办这些国际性大赛的可能。
这不仅关系到实力,更重要的还是影响力,你有这个财力、物力、人力来举办,没有马仔参加那也是扯淡,甚至比办不了更尴尬。
举办这些国际性大赛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仅一条可以加速华夏文化的对外输出,李康就觉得亏不了。
【此时暂且还办不了,最少也得等到建国,不急…】一想到河东那糟糕的国际局势,李康浮躁的心慢慢平复,只要河东还乱一日,华夏就有的是机会施加影响力,现在还是苦修内功才是上乘。
“哐”的一声铜锣响,马球比赛宣告结束,第一旅以5:3的比分战胜第二旅,取得了第一次马球比赛的胜利。
胜利者趾高气昂,失败者垂头丧气。
不过当听到马球运动将会继足球、橄榄球之后,又一项军队允许的娱乐项目后,失败的第二旅立马原地复活,一个个大放厥词,像什么“这次是我们谦让,照顾友军的颜面”、“昨天晚上拉稀,今天状态不佳,让你们捡了个便宜”之类的不要脸的话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总结到最后,就是“这次你们运气好,下次咱们动真格的”。
第一旅刚刚获得胜利,正是信心极度高涨的时候,对于手下败将的挑衅,根本不屑一顾,丢下一句“手下败将永远是手下败将,就是一百次都一样”,然后扬长而去,凌人的盛气毫不掩饰,让第二旅的人吃了一鼻子灰。
“哈哈哈…哎呀呀,下面的小崽子不懂事,等会儿我就好好的教训一下他们。”第一旅都指挥使曹彬假惺惺的对身边的第二旅都指挥使李嗣业道,毫无意外,这句话让本来就黑着一张脸的李嗣业脸色更黑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