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战争与发展(1/2)
李自成虽然战败身亡,但他的残余部将,还打着大顺军的旗号,在陕西四川一带活动。
其中陕西一带,不过是散落的部分残余,与流寇无异,都是李自成当初逃窜时,抛弃的累赘,几乎没什么战斗力。
倒是四川张献忠,李定国等人,拥有不小的实力,吴三桂几次兴兵讨伐,都没讨到便宜,平西王这顶帽子,可以说是空有头衔,连处真正属于他的地盘都没有。
满清此次兴兵,主要是解决陕西一带的大顺军残余,以及四川的张献忠。
大军抵达西安之后,豪格派尚书星讷等人在邠州破敌,又派遣固山额真都类攻打庆阳。
当时贺珍、二只虎、孙守法等流贼占据汉中、兴安等地。
武大定、高如砺、蒋登雷、石国玺、王可成、周克德等人占据徽县、阶州一带。
清军自西安分兵进击流贼,蒋登雷、石国玺、王可成、周克德等人全部投降清军,其余的人败溃逃走,清军顺势攻占了这些被流贼占据的城池。
豪格领军,仅花费三个月时间,便将陕西全境彻底肃清,而此时吸纳了大顺军降兵的豪格,总兵力增至三十五万,这军队可谓是越打越多。
同年十一月,大军攻打四川,当时张献忠占据西充,豪格派遣鳌拜,吴三桂作为先锋前去进攻,他自己率领军队跟进,大军抵达西充,大破张献忠的军队,豪格亲自射死了“大西王”张献忠,并攻破了张献忠的一百三十多所营寨,斩首数万级。
张献忠战败,其养子李定国收编其部署,最后下定决心归顺南明。
毕竟如今的大顺军,已是日落西山,而南明却日渐势大,最终问鼎中原的,只能是满清或者南明。
满清对大顺军而言,有“灭国之恨”,加上李定国等人,皆为汉人,自然不屑于降清。
随后李定国率军破贵阳,下昆明,仅用四月时间,连破呈贡、曲靖、晋宁、师宗、通海、蒙自,阿迷州等地,大军在临安(建水),迤东悉平一线驻防休整。
期间,李定国又遣使入南京,主动向朱由检请求招安。
朱由检深知南明如今实际控制的区域并不多,云贵地区更是无暇顾及,索性准了李定国的请求,封其“西宁伯”与“黔国公”沐斌(当时的沐王府继承人)共同镇守云贵等地。
清军此次西征之战,从1646年正月,一直持续到1647年八月。
足足一年半的时间,豪格不仅收复了陕西全境,击毙了大顺军首领张献忠,更是连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诸郡县全都平定。
四川的局势逐渐变得明朗,同时也因为四川地区连年战乱,社会生产几乎完全停顿,无法解决粮饷供应,豪格只好就此止步,率领清军经陕西回京,并派遣王遵坦、李国英(原左良玉部下总兵)等明朝降将驻守四川。
与此同时,李鸿飞来到大明,已经三年零五个月了,苏州的全面改革,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之久。
1645年,苏州重工的生铁产量还只有两万吨左右,不过那时已经相当于整个南明冶铁行业的一半了。
当然了,这也是之前明朝关闭了大量矿山,导致冶炼产业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但是到了1646年,随着全面改革的正式实施,各地矿业空前繁荣,苏州地区也再次增开了大量矿区,仅苏州地区的生铁产量,便达到了四万吨的恐怖水平。
同时随着大型炼钢厂的全部竣工,精钢的总产量,也达到了五千余吨。
而且李鸿飞再次大开金手指,提出了合金钢材的思路,即在冶炼钢材的过程中,掺杂各种不同的金属元素,从而得出新型金属材料。
思路是正确的,而且宋应星对于合金方面的研究,绝对算得上当代权威,只是依照现如今的冶炼技术,很多东西别说量产,就是少量研制,都拥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这种事急不来,李鸿飞更是将这些课题,交给了皇家科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也算是给这些新晋学者,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三年的发展,苏州早已大变样,随着蒸汽机的出现,采矿业效益飞速增长,带来的好处便是,苏州重工冶炼行业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到达1647年,苏州地区的生铁产量,已经取得了年产十万吨的重大突破,仅苏州重工一地的生铁产量,就达到了六万吨左右。
这还是在矿石开采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否则苏州重工,完全有能力突破年产十万吨生铁这一大关。
蒸汽机的出现,不仅带动了采矿行业的发展,更是在特定领域,替代了骡马以及人力,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
李泽水最初发明的蒸汽机热效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蒸汽进入汽缸时,需要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从而要损失掉大量热量,所以这种蒸汽机,只能在煤价低廉的产煤区才得到推广。
随后一年多的时间,李泽水不断改良研究,最后更是打破了蒸汽机的原有设计,发明出了设有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647年五月,在苏州重工的矿区正式投入使用。
凝汽器的出现,解决了在容器外部淋水,损失大量热能的弊端。
虽然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但是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李泽水给蒸汽机装设了抽气泵。
同时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使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