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好聚好散(2/3)
思她再清楚不过,这丫头一向有些懒——不是不爱做事的那种懒,而是懒得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叫她换个新主子,跟新人争宠什么的,大概这丫头又会大叫:“能不能愉快地当差了?!”“可惜了,”珊娘摇摇头,看着五福笑道,“怕是就算我去请罪,老太太那里也已经对我失望至极了呢。”
老太太虽然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吃斋,却并不是个爱吃素的。当家做主这么多年,她又岂能容得别人的一点轻忽?何况珊娘之前的表现太过优异,这般突然反常懈怠起来,在老太太看来,即便不算是对她权威的一种挑衅,至少也是一种刻意的怠慢。
而老太太常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多见,两条腿的人多的是”,便是没了这扶不上墙的十三姑娘,下面总还有十四姑娘、十五姑娘、十六姑娘……前儿族里的权七叔才过来报的喜,说是家里又添了个丫头,这可就排行到第二十三去了呢。而且看样子她的那些叔伯们仍在努力生养着。不仅如此,后面她的兄弟们也很有迎头赶上的势头。最近老太太不就频频命人把大哥哥家的大妞妞抱来相看吗?不定那个才五岁的小丫头,就是雨字辈中被带进西园教养的第一人呢。
珊娘的唇边忍不住挂上抹揶揄的笑。前世的她该有多盲目,才看不清老太太不过是把她们这些儿孙们当棋子儿养着?为的不过是拿他们替家族换些更好的利益罢了。谁叫他们侯家如今穷得只剩下钱了呢?
说到侯家,其实祖上也曾有过大富贵,甚至还是开国元勋。不过侯家祖上的功劳虽大,却没大到能捞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她家的爵位传了五代,便在珊娘的高祖那一辈终止了。偏这五代中,侯家没能再出个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倒出了不少会捞钱的,因此,等到了她祖父这一代时,家里可算良田万顷,产业无数,偏偏只在官场上毫无建树。
而老太君的娘家,原阳孟氏原本情况跟侯家差不多,也是爵位到了头的。但孟家和侯家不同的是,孟家很会教养姑娘,上到皇宫里的娘娘,下到地方大员的夫人,竟全都嫁得有品级的人家,因此竟生生把那已经到了头的爵位又传了两代。
当年侯府(此时已不再是侯爵府,而只是侯姓人家的府邸)的当家太太还是老老老太君。老老老太君在看到孟氏崛起的奇迹后,便福至心灵,决定引进学习这一“先进经验”,于是老老老太君直接越过忠厚老实的老老太君,给自个儿唯一的亲孙儿(便是现在的老太爷),定了原阳孟氏的一位千金为妻(便是老太太了)。并且在孟氏千金嫁进侯府后的头一年,就把管家大权直接越过老老太君交到了当年还很年轻的孟老太太手中。于是,侯府便有了“西园模式”。
经过这近五十年的栽培,如今侯府虽然还是不如孟家,到底也到了收获期。嫁出去的姑娘当中,品级最高的是珊娘的一个姑姑,为淮阳王府的侧妃;其次是差点做了首辅夫人的一个堂姑婆——之所以说差点,是珊娘的那个姑婆命不太好,在丈夫被钦点为首辅之前就病死了,于是这么个上等夫婿竟便宜了别人家。
再说说最差的,大概就是去年才刚出嫁的珊娘的六堂姐了。那位嫁了个知府,五品,却是填房——没法子,想吃口热的,就只能吃别人剩下的。要吃新鲜的,得自个儿慢慢钓鱼。而鉴于那位被侯家栽培了二十多年,最后竟便宜了别人家的首辅女婿,特别会算账的侯家人自然觉得,还是能及时握在手里的才是最好的。
撑着额头,珊娘又是一阵默默发笑,却是笑得底下看着她的几个丫鬟全都一阵毛骨悚然。
“姑娘……”
双元犹豫着低唤了一声。
珊娘眨眨眼,抬头看着双元笑道:“来,说吧,你们都有什么打算。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直管说。哪怕你们看中了谁,想要跟着谁,只要是我能说得上话的,便是帮你们去问一问也无妨。”
她的面前,那四个丫鬟相互对视良久,半晌,双元才涨红着脸道:“这些事……怕是由不得我们做主呢。”
于是珊娘便猜到,这双元应该是跟老太太那里的谁沟通好了去处。因此她笑道:“也是,万事越不过老太太去。只是,家里的规矩,每个姑娘身边都只有一个一等的大丫鬟,偏姐姐是我身边唯一的一等大丫鬟……”
那言下之意,顿时就叫双元脸上的红晕“唰”地一下退了下去。
珊娘看看她,心里又是一阵偷偷闷笑。自重生后她就发现,她的性情中竟似乎多了些捉狭的成分,总爱看人笑话。
而双元的为人,其实她还是挺了解的。这丫头虽然有私心,但只要不碍着她的路,总的来说还算是个忠厚的——当然,前提是别碍着她的路。
于是珊娘又笑道:“不过这也未必。当初你和王妈妈原都是从老太太屋里拨过来的,老太太心里许还舍不得呢。”她甚至都能想像得到,老太太会怎么说。
老太太大概会说:“你家里一定替你准备了更好的人伺候你,这几个粗手笨脚的丫头就留下吧。”
微笑着的珊娘一抬头,忽然就看到,今儿一整天都没看到人影的王妈妈正悄悄蹑在门外。
她只当什么都没看到,且放过局促不安的双元,转头盯着四喜那飘忽的眼笑道:“你呢?你有什么打算?”
四喜捏着衣角哼哼哈哈了半天,也没肯给出一句实话。
珊娘把一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