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激战高桥镇(中)(2/3)
兵器之中最吃功最难练不过,因此才有“月棍年刀一辈子枪”的说法。其实,要想把枪真正练好,恐怕一辈子都不够用,也就是说枪法无穷尽,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承,才能得出一套出博大精深的枪法。从历史上说,枪法真正的鼎盛时期是在宋代,以杨家枪和岳家枪为代表。南宋以后,由于火药大规模用于战争,冷兵器和传统的武术搏杀技法渐渐走下坡路,直至清代以来,洋枪洋炮的批量生产并用军事,冷兵器和传统武术才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本书中杨勇的枪法为“六合神枪”,就是集六家名枪技法的精华于一体,因此,主角才会横勇无敌。
槊则是枪的升级版,其长度和重量都有明显增加,不管是皮甲还是金属甲衣,在大槊面前都不堪一击。
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槊又分为马槊和步槊。特别是马槊重量较枪大幅度增加,历史上最长的槊据说超过两丈,马槊主要用来装备重装骑兵,因其重量大,在飞驰的马上由于惯性击杀起来才无坚不摧。这也是突厥铁骑称雄草原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需要有猛力才能很好的驾驭,而且其笨重不像枪能舞出变化无穷的套路。槊法基本上都一两招致敌,招数多了就会难免有破绽,因此使槊者都一般还配有鞭、剑、锏等短兵器,以弥补大槊的不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隋唐时期,马槊比较盛行。但因其造价比较高,因为冶炼技术还很有限,除了槊头外,纯金属的槊还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槊槊杆是木质的,应该说是柘木,这种木的硬度和弹性都非常好,但从柘木要制成槊还需要多道工序,因此一把上好的马槊代价很昂贵,一般人家用不起,只有贵族子弟才配使用,因此从这方面说,使马槊者又是种身份地位的象征。
据正史记载,尉迟恭、秦琼、程咬金以及李渊的四子齐王李元吉等人用的都是马槊。至于段志玄是不是真正擅长使用马槊就不得而知了,本篇是据情的需要,小草只管让他用马槊就是了。
书归正文。段志玄飞马挺槊再次杀向单雄信,那边的柴绍自然不会观望,也摧马拧枪冲了上来,二人双战单雄信。
单雄信力敌二将越战越勇,三将杀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负。但是唐军越聚越多,而义军越来越少,现在单雄信身旁仅有几名千夫长带着五六百名义军奋力拼杀保护神医安道全了,而唐军将士里三层外三层包裹过来,随着义军将士不断倒下,包围圈在迅速缩小。
单雄信打着,用眼角的余光一看形势不妙,就想保护着安道突围,怎奈柴绍和段志玄看透了单雄信的意图,紧紧地咬住他不放。单雄信无奈,只有命令那几个千夫长保着安道全先行突围,他单枪匹马在这里断后。
正在这时,又一名唐将飞马杀到,正是大刀将殷开山。殷开山一看,二人战不下单雄信,他也挥刀冲上来助阵,这样,三打一,三匹马像走马灯一样围着单雄信厮杀起来。
单雄信力敌三将毫无惧色,十几合后,三将仍战不下单雄信。
正这时,李渊在李神通的保护下带着主力杀到了。一看单雄信如此威猛,李渊斗志也上来了,身披重甲,手提锯齿狼牙刀的他和李神通提马一齐冲上来,五将大战单雄信。
李神通就不用说了,这也是李渊手下大将军,与李渊同族,此人久经沙场,刀马纯熟,杀法骁勇。
值得一提的唐高祖李渊,这是个马上皇帝,曾经是隋朝的唐国公,其祖父李虎是西魏的太尉,八柱国之一,父亲李昞是北周的柱国大将军,袭封的唐国公,他的母亲是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亲姐姐。因此,称他为将门虎子一点都不为过。
李渊虽然出身豪门权贵,但并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也就是说他的地位并不是靠拼爹拼来的,七岁时李渊就丧父了,其少年有志,勤学武艺,饱读诗书,当过大隋的千牛备身,这是皇帝的禁卫武官,换句话说,是皇宫的大内高手,足见其武功修为有多高。一生戎马,才夺得天下建立大唐。
现在的李渊年过五旬,但虎威尚在,宝刀不老。
这二将一杀上来,单雄信可吃不消了。本来他已经打了半天了,体力消耗严重。有道是双拳难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这句话很有道理。
单雄信的大槊就慢了下来,刚把刀挡出去,枪就到了,刚把枪躲过去,槊和刀又一齐来了,招前顾不了后,忙左就漏了右。单雄信被五将弄得手忙脚乱,破绽百出,刚要被斩于马下的时候,李渊下令要活的,这也算救了单雄信一命。
“单雄信,你看看身边还有人吗?难道还要打下去吗?”李渊说着虚晃一刀拨马出了圈外,其余四将也收住了招式,被困在当中的单雄信这才得喘息。
汗流浃背的他,感觉心脏快要不堪重负了一样,呼哧呼哧连喘了几口粗气,这才觉得好了一些,手中的大槊仿佛重有千斤,他倒提大槊,用眼睛一扫,三千人马不知何时一兵一卒都不见了,连神医安道全那几百人也没了踪影,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冲出去了,还是被抓了俘虏,还是战死了,但眼前满目都是唐兵唐将,他预感到安道全等人已经凶多吉少了。
看到这里,单雄信觉得一阵的难过,这真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呀,要不是自己一念之差,这些人能惨遭毒手吗?都怪自己失策呀!
“单雄信,束手就擒吧,识时务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