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大明电报公司(2/3)
劳顿。孙承宗在接到调令之后,算是松了口气,孙传庭一来,便将职务移交给了孙传庭,然后赶往京城。
此前孙承宗这些年在东北手握重权,也担心皇帝猜忌,此番皇帝把他调回京师任职,自然是如释负重。
作为帝师,孙承宗造反的可能性非常低,此时东北地区平定,野战军陆续撤出东北地区,孙承宗手上的军事力量已经大大削弱了,朱由校并不感到担心。
调回京师的孙承宗,担任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地位仅次于朱由校,不过军权却是抓在朱由校手上,为此更没有什么隐患了。
调回京师的孙承宗和袁可立,很快就接管了工作。
此时兵部就相当于是国防部,最高统帅部则是具体的军事指挥部门,是朱由校搞军事集权的产物。
改革则在继续进行,军事改革和行政改革都在做。
山东、山西、河南三省此时纳入改革范围之后,新政区域就更加广袤了,不再是只有一个北直隶和东三省,以及那些海外地区。
这三个省纳入改革之后,新征地区增加了6000多万人口,而北直隶人口则达到3000多万,东北地区的人口也突破了1000万,新政地区的汉民人口数量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个亿。
改革得到了国有资本财团这个利益集团的全力支持,还有新征地区那些民资工厂主的支持。
这次新政改革意味着更多的人口被纳入这个体制内,市场将变得更大。而且不是变大一点点,而是成倍的增长。
市场大了,赚的钱自然也就更多了。
官方和国有资本财团的投资建设,让老百姓有了就业岗位,财富不断的往基层百姓渗透,基层百姓就有了购买力,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能进一步的增长。
而且圈地运动展开之后,城镇化水平将继续提升。人口集中在城镇,农村自然经济将会迅速被商品经济取代。
到时候吃穿住行等等产业都会被带动起来。
新政改革对于国有资本财团来说,绝对是一次资产大量的过程。首先新征地区的各个矿业将被国有资本财团垄断,所有民资矿产都将被收归国有,禁止私人开采。
冶金业也是被国有资本财团垄断的行业,金属加工之类的民资则可以进入。
各国有银行也将在行政地区铺设,对存款进行吸纳,并对地方上的钱庄、当铺进行关停。
那些山西晋商,这次算是要吐血了。他们也是北方商人之中,最反对改革的一群人,不过福王造反失败了,他们现在也不敢跳出来和朝廷作对。
实在没有办法的晋商,已经陆续将票号关停结算,这生意实在是没办法做下去了,山西票号的网络都已经被搞得支离破碎。而国有银行的崛起,这些票号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除此之外,公路也是国有资本财团的资产,这些公路都是由国有资本财团旗下的企业建设的,不过也接受民间投资。
国有资本财团同样也在新政地区圈地,圈地运动的主力还是这些国有资本财团,手上的土地反正是越来越多,优良资产到了国有资本财团手上,基本上是只进不出的。
这些土地来源很多,有的是花钱买的,有的是商人抵押贷款破产后被银行清算所得的,有的是抄家弄来的。
房产开发什么的,国有资本财团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这些都是存在利益的。当然在有些领域,国有资本财团是会与民资展开竞争的。
不过这年头最赚钱的还是工业,工业方面国有资本财团目前垄断者矿业、冶金,同时凭借着专利法,靠那些技术专利垄断着诸多商品的生产。
特别是那些新兴产业,基本上都是国有资本财团垄断着。例如机械制制造业、化工业等等。
一旦改革,有太多的新利益产生,在一群新兴资本势力的推动下,传统利益集团已经被压制了下去。
在朱由校专心进行内部改革的时候,技术发明却是在不断的涌现、进步。
第一条电报路线终于是搭建完毕,从京师到天津,虽然不是很远,但是这条电报线路投入运营之后,马上取得了成功。京城到天津的通讯速度简直快得让这个年代的人们感觉难以想象。
电报的出现,让国有资本财团的商业运作变得非常容易。
这年头赚钱靠什么?
就是靠比别人更快的通讯,这样想要赚到钱就太容易了。
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市场需求与生产规模能不能对得上,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搞不太清楚的。于是商品价格波动就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了,而且有时候波动得比较大。
就像是后世做什么茶叶、蔬菜贩运生意,在电话没有普及到农村的时候生意非常好做,贩卖商可以掌握价格主动权,可后来电话普及到农村的时候,贩卖生意就逐渐不好做了。
所以信息获取速度是商业盈利的关键,而在后世,大部分有价值的信息都是被垄断的,普通人接触不到太多。
哪里有需求,最近的地方哪里有货,电报绝对是一个商业运作的利器,有了这个玩意,日后统筹货物就非常方便了。
先进一步就是神器,落后一步就是****。所以电报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通讯工具,但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却是无比巨大的。
而且关键是这个技术是掌握在朝廷手中,铺设线路,开办电报公司都是需要朝廷点头民资才能进入,显然电报行业也是将要垄断的东西。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