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窃隋好驸马》

顶点小说网(23dshu.cc)

首页 >> 窃隋好驸马 () >> 第五十六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dshu.cc/39920/

第五十六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2/2)

的,此番总共调了二三十人,主要是将来修河工时掌握工艺和调度。其中萧铣在中校署带过的木匠,此番只占了半数,剩下的都是土木和泥工营造的匠人。

一行人走了十几日才过宋州地界进入淮河,开始坐船顺流而下,旅途才不显得太过辛苦。尤其是沈光和独孤凤路上还要看着行李盘缠,紧张得很,也是到了淮河上了船,才安心下来,也多亏开皇末年正是有隋一朝天下最太平的时候,不会有盗贼胆敢袭击有官兵护送的商队。

萧铣的行李足足有三四辆大车,当先一辆遮蔽严实的马车上,装载了大约一千多斤重的银铤,那也都是萧铣把他在京师这一年多各项营生的收成中可以流动的钱财都托姑母的关系,帮忙兑成银铤,才方便带着走路。此去江东,他本无根基,有些事情前期必须要自己贴补些钱进去作为启动资金,才不至于耽误了周期,前世因为资金不到位延误工期的事情萧铣可是见得再多不过了,反正最后只要有把握让总账平了也就是了,垫付并不算什么大的风险。

至于后面几辆车上,萧铣带的是一些他觉得如今还没有充分流传到江东、市彻颇不饱和的畅销书雕版,以及部分半成品的木活字,以便到了江东还能继续鼓捣。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萧铣还特地在京师时就花了两千多贯钱的成本,把足足将近20万字的大部头巨著《齐民要术》给刻印了出来。

《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至今不过才六十几年时间,而且成书之后没几年北魏就分裂成东魏西魏、乃至后来的北齐北周,天下战乱不断又没有印刷术的情况下,书籍不湮没灭失便算不错了,更不用说传播发扬光大。所以《齐民要术》真正开始在天下进入正常散播的时间,也就是隋朝统一后的这开皇十几年而已。加上《齐民要术》字数很多,足足比四书加起来还长一大半,而内容的重要性却很少被人们不愿意抄,所以如今有《齐民要术》原本的,不过是一些世家,估计全天下也不超过几十套而已。

《齐民要术》的原本当然没有那么长,其实当年贾思勰所写也就十万字出头,但是这类农政和民生技术的书籍有一点好处,便是门槛低,谁都可以查漏补缺发表见解,所以在此书流传的最初六十年间,便有大量的杂注、解说被抄书的世家整理后增补上去,以至于天下留存的每一套《齐民要术》内容都不安全相同,都有一些自己添加的私货。

萧铣当初拿到的书,也是在京师时借了杨广的光去搜罗的,花了几个月时间博采众长,凑出了大约十五万字的篇幅,而后萧铣又亲自审读,用他自己后世的一些常识性经验去修改增补,最后成书时亲自抄写了一遍,也托欧阳询抄了相当一部分,才拿去刻印。至于他自己的私货从此被打上贾思勰原创的烙印,萧铣也觉得无所谓了。如今的他不差这一点点名声,而且这些技术内容由一个前朝知名学者写出来,威望也比他一个快十六岁的少年人写出来要高得多、可信得多不是?只要书刻出来有人买,有人信,能够利于百姓,那便够了——由此可见,萧铣也是颇为放出京去做外任做了好些提前准备,并非得了消息后仓促离开。

从淮河再往南,虽然还需要偶尔上岸行车,但是好歹断断续续都可以坐船。九月末时,一行人在京口过了江,随后转入太湖,终于在十月初赶到杭州,踏上了新的征途。


状态提示: 第五十六章 不带走一丝云彩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