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上门女婿》

顶点小说网(23dshu.cc)

首页 >> 上门女婿 () >> 第三十六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dshu.cc/27599/

第三十六章(2/2)

,我那几身衣服穿着太凉了,这边的衣服活动太不方便,”

严霜十分无语:“拿油布做衣裳,亏你想得出!多难受啊。”

赵航也很无奈:“绸子跟麻布都不防水啊!而且打个滚就脏了。”

严霜那手指冲自己脸上一划:“笨笨笨,羔羊皮做里子,也用软皮做面儿不就得了?又挡风又防水,脏了擦擦就行!”

赵航大喜:“好好,就用皮子!可惜没有拉链,只能用扣子,对了,好像现在还没什么人用扣子?回头我拿给你看,衣服上用扣子方便极了,比系带子省事。”

严霜点头:“你拿过来给我看看你要的那个什么扣子是什么样儿的吧,我是见过你那个拉链的,挺好的,不过咱们怕是做不出来,都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

赵航点点头:“用金属扣子就行……哎呀这东西要是推广起来可是有很多花样的,比如你们女孩子的衣服,弄个宝石扣子啊珍珠扣子啊,漂亮得很。”

两个人说着说着又拐到做衣服上去了,赵航觉得这样子很不美妙:“大娘啊,我是真的觉得你应该再去上几年学啊,现在这样子太单调了,你还小,应该再享受一些与同龄的朋友交往的时光。你看我,如果没到这里,恐怕还在上学呢。”

严霜蹙眉道:“外祖母也是这么说的,给我写信让我回开封。说阿爹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想要接我回去再上几年学,可我走了阿爹怎么办?还有,这里这么多的事儿……”

两人随便的聊着,赵航看街上有一群一群的和尚在搭棚子,便问严霜这是干嘛,严霜笑道:“明日初八,寺院里要做法,舍粥,这是佛门的惯例。便是我们家,也要过来讨口师傅们熬的粥,求个平安呢!”

和尚们忙忙碌碌,有市民拎了大铁壶过来给他们送热水,一排祥和的模样。

严霜看着,便有些发呆:“阿娘有阵子身体还不错,就带着我来开封陪阿爹住了一阵子,那会儿,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人们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冬至那天,济和师傅到家里求见阿娘,说寺里已经没有米粮了,怕是连腊八那天都没法舍粥了。求阿娘开个粥棚,好歹,让这些穷苦人能在腊月里喝口热乎的粥。阿娘便把全城有头有脸的娘子都叫到一起,在太原城里开了几十个粥棚,从腊月初一一直摆到了正月十五……”

“如今大家的日子好多了,城里头没有几个人吃不上饭,富户们也就不怎么舍粥了。倒是庙里的师傅仍然在腊八这天舍粥,可阿娘,却已经走了。”

赵航轻声劝慰道:“我们那里有个说法,每个死去的人,都会变成一颗星星,我想,你阿娘,一定也变成了星星,在天上看着你……”

这个哄孩子的段子在赵航那个年代很流行,赵航自以为经典,便地拿出来用了,谁知道严霜听了却哭笑不得:“天上的星宿就那么多,也就是那些了不起的大人物,才是星宿下凡呢,平常人,有几个能变成星星啊!”

赵航大囧,感情什么人变成星星的说法,在古代压根一点都不稀罕啊!

虽然如此,严霜还是又打起了精神:“大哥,我知道你的意思,阿娘是希望我快快活活地。我刚才只是一时见景伤情罢了,没事儿的。”

严霜重新打起精神,可赵航心情却有些低落。严霜的母亲,已然离世,而他的父母,却还要等八百年才能出生……这种感觉何其悲哀,又无法与人说,真是苦逼至极。

作者有话要说:注1:腊八粥:所谓朱元璋挖老鼠洞才发明了腊八粥这个说法纯属扯淡,这东西在宋朝就出现了。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而稍晚一点,宋人吴自牧也在《梦粱录》卷六“十二月”中记载了腊八粥:“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状态提示: 第三十六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