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在汉末当后浪》

顶点小说网(23dshu.cc)

首页 >> 我在汉末当后浪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旱之兆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dshu.cc/236864/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旱之兆(1/2)

刘瑁推开房门,看见了满面风尘的李儒。李儒虽然才三十多岁,但一幅阴相,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冰冷气息,却也很是骇人。/p

“儒,见过使君!”/p

刘瑁急忙上前,扶住李儒的手臂,说道:“文优能来益州,实乃益州之福啊!”/p

李儒却是似笑非笑地说道:“使君,何故如此说话?我之于益州,可是有着血海深仇的。”/p

刘瑁闻言,先是一愣,而后摆了摆手,仰头大笑:“哈哈哈,郎中令还是那个郎中令。说话冷淡刻薄,一点不逊当年啊!”/p

李儒也不说话,细细打量了刘瑁一阵,越看脸上的笑意越多。/p

刘瑁有些疑惑地问道:“先生去年用计,使我益州损失了两万大军。如今先生孤身前来益州,就不怕我等报复么?”/p

李儒淡然一笑,说道:“正是因为怕遭受报复,所以我才来了益州。”/p

听见李儒的话,刘瑁又是微微一怔。/p

李儒的回答,不禁让人感到有些答非所问,云里雾里。/p

贾诩虽然欣赏李儒的才华,也相信李儒这次是真心地前来投效。但李儒毕竟来路不明,身上烙着西凉军的标签。/p

为了让刘瑁彻底放心,李儒的底细却也需要好好盘查一番。/p

于是从刘瑁的身后走了出来,执礼问道:“早先文优设计,一战覆灭我益州两万大军。在西凉军中,这等功劳不可谓不大。”/p

“如今西凉军中缺少谋士,似文优此等大才,李傕、郭汜等人岂能轻易放过。还请问,文优是如何从长安脱身的?”/p

李儒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有这样的盘问,淡然地笑了笑,道:“李傕、郭汜,一介武夫罢了。我略施小计,脱身而出,却有何难?”/p

“那一日,我宴请长安城中大大小小的西凉军首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无不到场。”/p

“宴会结束之后,待他们离去片刻,我便抽剑杀了府里的几个小厮、侍女。然后火烧府宅,趁着动乱之际脱身而走。”/p

“再到翌日,我舍钱买通城中乞丐,令他们在城中散播传言。说昨晚乃是益州刺客,趁着宴席结束,疏于防备的时机,暗杀了我,然后放火焚烧,趁乱逃走。”/p

贾诩听完,脸上闪过一丝惊愕的表情,而后却是微微点头笑道:“妙哉,妙哉!借我益州之名,助文优你自己脱身,当得是个好计谋啊。”/p

听到贾诩的话,李儒仍旧是不为所动,微微欠身,声音还是一样的淡然:“为求生耳,只能出此下策。”/p

刘瑁听完李儒的谋划,倒是放声大笑,道:“先生果真大才也!”/p

话毕,刘瑁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儒,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他的渴望。/p

李儒这次前来益州,本就是为了投奔刘瑁。看见他的目光之后,也不矫情,直接躬身作揖道:“若是使君不弃,还请收留李儒。”/p

刘瑁自然是大喜过望,说道:“某得文优,又何惧天下诸侯?”/p

说完,刘瑁却流露出了为难的神色,道:“只是,文优如今还身负西凉军的恶名。在我益州,却也是人尽皆知,若想在明面上做官任职,只怕有些困难。”/p

刘瑁所想的困难,李儒却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李儒摆了摆手,随后说道:“太师死后,我便想寻一明主侍之。”/p

“若是为了官职的虚名,长安李傕、郭汜挟持天子,都想奉我为军师,为己所用。我若有意,何等官位讨不来,何苦再来益州?”/p

说着,李儒也不再多话,朝刘瑁拜道:“儒,见过主公!”/p

初平四年,五月。/p

虽是五月盛夏,但成都城里,却是,乌云蔽日,风雨交加。/p

刘焉的背疮之疾经过调理,在三月份的时候就有所好转,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下地走动,处理益州的日常政务,已经是并无大碍。/p

在这个时候,刘瑁也无需再在绵竹顿留。而且,绵竹人多嘴杂,刘焉的耳目遍布各处,如果长时间在这里停留,刘瑁也害怕李儒的事情会被发现。/p

所以,在向刘焉请辞之后,刘瑁便领着甘宁、贾诩、李儒等人启程返回了成都。/p

这一日早晨,原本担任督邮,巡查蜀郡各地的张裕,却急匆匆地来到了刘瑁的府上。/p

把刘瑁从被窝里叫起,说出一番话,却也是把刘瑁吓了一跳。/p

等听完张裕的话,刘瑁沉思片刻,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于是赶紧拉起张裕,两人便向太守府奔去。/p

同时,刘瑁也赶紧派人通知任安等人前来议事。/p

来到太守府,等众人到齐之后,刘瑁才阴沉着脸,示意张裕说话。/p

张裕见状,也赶紧起身出言道:“主公,依属下看来,为今之计,蜀郡上下应当先想出预防干旱、蝗灾的方法。”/p

张裕的话,使得太守府中,除了刘瑁以外的众人,全都大惊失色。他们不知道,蜀郡何时起了干旱、蝗灾。/p

秦宓有些疑惑地说道:“现在虽然是盛夏,但蜀郡多雨,又哪里会有蝗灾?”/p

蝗虫虽然是夏秋两季出现的虫害,但现在蜀郡连日大雨,环境湿润,根本不可能会有蝗灾。/p

任安亦是皱着眉头,说道:“今年蜀郡风调雨顺,又何来干旱之说?”/p

张裕却是振振有词地说道:“某夜观星象,发现整个大汉,都被一层血色薄雾笼罩,此乃大凶之兆,必有天灾降临。”/p

“经过我与

状态提示: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旱之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