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在汉末当后浪》

顶点小说网(23dshu.cc)

首页 >> 我在汉末当后浪 () >> 第一百零二章 破城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dshu.cc/236864/

第一百零二章 破城(1/2)

“咚咚咚!”/p

战鼓之声隆隆作响,上庸东门打开。/p

申耽和申仪,带领着五百休整好的申家私兵,往城门外面赶去。/p

“杀!”/p

申耽和申仪高声呐喊,他们帐下的五百士卒,亦是如此。/p

“杀!”/p

张任以及他身后的三千士卒,也都高声呐喊着,直接向城门口处冲锋。就要趁着这个机会,冲进城中。/p

上庸县令见状,心中大骇。/p

他站在城墙上,声嘶力竭的大声呐喊着:“关城门!快关城门!”/p

若是让张任带的这三千虎贲之师,冲进城中的话,他们这些上庸守军,必定会死无葬身之地。/p

却不想,刚刚冲到城门口的申仪等人,拿起手中的武器,突然杀向上庸的城门守军。/p

上庸县令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变得苍白。/p

他身旁的那个偏将,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明府,他们,他们是诈降!”/p

这个时候,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出了申耽等人是诈降。事已至此,上庸城墙绝对无法守住了。/p

“撤退,撤退,快点撤退!”/p

城门被破,上庸县令,已经完全没有了继续作战的心思。/p

现在,他只想保存实力,带着上庸的士卒下到城里的街道上来。街巷狭窄,易守难攻。/p

若是他能够逃离城墙,死守县令府和各处的街巷,未尝不能抵挡张任等人的进攻。/p

张任一马当先,一杆银枪所过之处,无人可挡。再加上上庸县令弃城而逃,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士卒,也完全失去的战意。/p

张任气沉丹田,大声吼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p

他身后的士卒,听到主将的喊声,也都纷纷应和。一时间,‘投降不杀’的声音响彻整个城池。/p

上庸的守军,宛如听到天籁之音一般,纷纷扔掉武器,跪在地上投降。/p

申耽和申仪投降张任军,这还要追溯到小燕谷中伏的那一刻。/p

那个时候,当申仪与他帐下的士卒带着死志,准备冲击拒马阵的时候,张任突然拍马向前,对他们喊话。/p

面对这群瓮中之鳖,张任没有丝毫倨傲,反而谦逊有礼。/p

他向申耽、申仪施了一礼,说道:“我家主公,素来听闻申家二兄弟的名声,一直想与两位相见。”/p

“奈何两位据兵自立,意图反叛,我家主公闻言,时常叹息不已。”/p

“我家主公乃益州牧之子,少年英雄,威震巴蜀,实乃当世明主。如今担任蜀郡太守、镇西将军的官职,更是龙游大海,鸟上青霄。”/p

“我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是似二位这样的豪杰,仍旧多多益善。”/p

“某今日出此下策,引两位前来小燕谷,非为害两位性命,实乃想要两位助我攻取上庸。”/p

申耽和申仪,在绝境中看到生路,自然是大喜过望。再加上,他们本来就对上庸令没有好感,更不用谈什么契约精神了。/p

所以在张任许诺了一些条件之后,他们自然愿意投降,听从张任安排。/p

随后,张任为了保险起见,就先扣下了依附于他们的流民。而后又与他们,演了一场突袭申家邬堡的大戏。/p

就这样,申耽和申仪诈降上庸县令,临阵反水,助张任取了上庸。/p

直到现在,申耽两人还对张任的计策佩服不已,/p

他们没有想到,这员名声不显的蜀郡长史,居然有这等谋略。/p

上庸之内,随着守军的投降,喊杀之声渐渐平息。/p

申耽和申仪拍马来到张任面前,下马跪伏于地,大声说道:“末将赖将军虎威,不辱使命,诈开上庸!”/p

张任亦是赶紧下马,大笑着将两人扶了起来,说道:“你二人功劳,我定会禀明主公。”/p

“以我家主公之求贤若渴,必定不会亏待你二人。”/p

申耽闻言大喜,申仪却是小心翼翼的说到:“不知将军,可否释放某麾下的儿郎们?”/p

张任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说道:“将军还请放心,我军上下都是言而有信之人。”/p

“将军既然帮我取下上庸,依附于你的那些流民和游侠子弟,某自然不会再将他们扣押下来。”/p

申仪闻言大喜,跪在地上叩谢不已。/p

张任急忙将他扶了起来,说出一番话来,更是让申耽和申仪欣喜若狂。/p

“你等二人若是真心投奔我家主公,待我家主公平定了汉中,一定会奏请刘益州,为你们在上庸、西城谋一份官职。”/p

申耽、申仪二人,虽然聚众上千,啸聚一方,但毕竟身上没有真正的头衔,他们的地位,也是无比尴尬。/p

若是刘瑁果真愿意,帮他们取得一些官职的话。他们率领帐下的士卒,全部投奔到刘瑁帐下,又有什么不可以?/p

由于时间紧迫,虽然张任还没有得到刘瑁的同意。/p

但他认为,汉中作为益州连接司隶、凉州。荆州等地的关键要道,形势复杂,刘瑁日后若是想要成为益州之主,就少不了要在汉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势力。/p

而眼前的申氏,就是蜀郡留在汉中最好的棋子。/p

张任相信,哪怕自家主公在这里,也会如此拉拢申耽二人。/p

张任待在成都的这些日子里,经常向任安、贾诩两人请教。再加上他刻苦求学,熟读兵法。所以张任的眼光,也开始变得广阔起来。/p

了解到申家的事迹以后,他就知道

状态提示: 第一百零二章 破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