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投桃报李(1/2)
不得不说,王文义这番话确实是说在了这些人的点子上。
他们这些人平日当中没少因为东林的身份在京城受阻。
并且既然他们能一直留在京城,说明南京那边是肯定不会想办法将他们调过去的。
就算是调,也要朝廷这边同意了才行。,
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将来他们的子侄进入仕途之后还是在京城做官。
到时候因为他们的关系,可想而知他们自己的子侄会被他们牵连到什么地步了。
恐怕是从他们踏上仕途的那一刻起,基本上就能一眼望到底,没有任何的希望。
尤其是等到他们这些人将来从现在的位置上退下来,等到最后一点人情用光,他们家的晚辈不被直接赶出官场就算是好的了。
你要说让他们自己忍受打压、排挤,他们当中其实除了王文义之外剩下的人都能受得了。
可若是这被打压排挤的对象换成他们自己的儿子、孙子呢?
全天下绝大多数的父母,想来都是不会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的关系受苦吧?
从这方面来说,这一次,还真的就是他们这些人的机会。
正如刚才王文义所说的,除了他们之外,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家中的晚辈也都会被派到山西去当这个什么村支书。
这样一来,他们家中晚辈若是参与其中,怎么也能混上一个资历。即便是没有跟那些·大佬家中的晚辈搞好关系,至少在履历上,都是第一批前往山西的村支书。
将来真正进入仕途,那些人看在这一份履历上,也不会太过于为难自己家的晚辈。
这怎么可能让他们不动心?
“除了各位家里面的孩子之外,诸位不会以为你们还有别的选择吧?都是签字画押过的人了,不会还在妄想着能够摆脱陛下的掌控吧?”
王文义有些鄙视的看着面前这些人。
字也签了,押也画了,村支书的事情他们也知道了,现在还在这一副愁云惨淡的样子干什么?
认不清现实?
反正王文义自己是挺瞧不起他们这一副做派的。
“话已至此,诸位如何选择我便不干涉。老夫还要回家嘱咐些事情,先行告辞!”
说完后,王文义拱了拱手,走出了酒楼。
“老爷,您今天何必要说这么多呢?”
上了马车,王文义的管家兼幕僚问道。
“呵,你以为刚才老夫所说,是给他们听的?”
王文义不屑的说了一句。
“那是给......”
幕僚话说到一半,指了指皇宫的方向。
“不然?你以为陛下不会知道他们这些人聚集在这里的事情?”
王文义反问道。
“老爷大才!”
幕僚发自肺腑的说道。
很明显,刚才王文义的那一番话,就是在隔空给皇帝表忠心看。
王文义很明白一点,若是他想要走进皇帝的眼中,那就必须要表现出来自己的价值。
不然现在朝堂上帝党一抓一大把,官职还几乎都比他王文义高,这种情况下,皇帝凭什么注意到你王文义?
所以王文义从皇宫里出来,打发走了自己儿子以后便来到了这里。
“王文义吗......”
如王文义所料,他今日在酒楼中说的那番话不到小半个时辰的功夫,就被摆在了崇祯的案头。
一同摆上来的,还有王文义这些年的经历。
对东厂来说,这些经历都是必须要收集的情报之一,根本就不需要重新整理,直接从库中翻出来送到皇帝桌头就行。
“如此看来,这王文义到也算不上白眼狼。”
看完了王文义这些年来的履历之后崇祯评价道。
这也是句废话。
这些年以来,东林式微,王文义又不是纯粹的东林党人,不过是因为早些年接受了之前东林党大儒的资助,被绑上的东林党战车。
就在这背景下,王文义仍然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东林党人,且这十几年时间资助过的东林士子不下百人,虽说大多都是几两十几两的数额,但累计起来也已经破千。
若不是东林党一直卡着王文义不让其主动申请调任南京,再加上他坐在翰林院侍读的位置上时间实在太长,他还真不能来抱皇帝的大腿。
要知道,王文义科举过后直接就是从八品的翰林院典籍,从翰林院典籍爬到翰林院侍读这个位置,王文义只用了区区四年时间。
虽说其中也有当年魏忠贤清洗官场导致翰林院人员空缺的厉害的缘故,但他王文义这样一个跟东林党有所牵扯的官员不但躲过了魏忠贤的清洗,还顺利连升两品半的官职,可见其才能。
结果到了侍读的位置上以后,他直接被摁在这个位置上到目前整整九年时间不得寸进。
这给王文义带来的煎熬自然不言而喻。
换做是谁,被这样打压,都受不了吧?
“承恩。”
“陛下,奴在。”
“朕记得,前些天礼部右侍郎因病告退?”
“回陛下,卢侍郎犯了呆症,已是无法再为陛下效力,故而请退。”
所谓呆症,其实就是老年痴呆。得了老年痴呆,自然是没办法再在朝廷办公了。自己请退也是应有之意。
“命翰林院学士接任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中挑选一人接任翰林院学士一职。”
再往下崇祯没说,但王承恩自然是明白皇帝的意思。
特意把侍读学士这个位置空出来,不就是用来给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