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看望王朗(1/1)
以后十来天,唐姬都在军营、酒坊和流民安置点巡查。
招兵进展顺利,因为会稽近几年没有大规模征兵,兵源相对充足,加之士兵待遇提高,应征的人很多。杜远已擢升为下军校尉,带兵从,不在参与流民安置,队伍拉回会稽扩兵和训练;贺齐来信说山越士兵情绪稳定,还动员了一些青壮下山,现在连弩正在赶制,士兵则在进行队列练习。
“江南贡酒”已在会稽引起轰动,强势进入了大小世家和酒楼饭庄的餐桌。此酒迅速成为身份的象征,大家都以喝到“江南贡酒”为荣,酒坊已正式挂牌为“大唐酒坊”,沈家庄从此消失。由于需求量大,酒坊一边加班加点生产,一边扩建蒸馏设备;盐业销售运转正常,外盐基本上再也进不了会稽郡。
沈堹继抢来的小妾名叫司徒婉儿,果然知书识礼,进退有度,唐姬很喜欢,召到身边,帮助处理文书往来;宫女小昭天天嚷着闲得无聊,唐姬则委任她帮助管理账务。
那时记账非常麻烦,查看也很不方便,为此,唐姬天天晚上开班教小昭和大唐商行的财务人员学习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运算。没想到军队的文职人员和一些世家听说后也赶来听课,一时间,郡府东厢房人满为患。
这件事对唐姬很有启发,唐姬决定把东厢房改为教室,可以教大家学文化、学科学、学军事理论,不仅唐姬自己讲,还可以多请一些各方面的先生来讲,讲的人多了,甚至可以实现天天开课。唐姬把这事交给司徒婉儿来组织。
唐姬还想到了王朗和太监,觉得该去看看了。
第二天早上,唐姬提着几瓶“江南贡酒”去拜访王朗。王朗自然不理睬唐姬,冷冷地问:“你打算把我关押到何时?”
“不能说是关押嘛,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我一定尽量满足。”唐姬仍然满脸笑容。
“你……”王朗抬起手又放下来,“我不想见你,你走吧。”王朗毕竟是文化人,不愿出口伤人。
“王大人,您博学多闻,精通儒学经典,小女子当真十分景仰。儒学,是我们大汉民族的国学精髓,博大精深,只可惜我守着大师,却得不到教诲,真是人生一大憾事啊。”
“凭你,也懂儒学?懂国学?那你说说,国学和儒学有何关系?”王朗满脸不屑。
“我说不好,冒昧谈谈体会,请王大人指教。我认为,所谓国学应当是大汉民族学术文化之总称。国学不仅仅局限于儒家之学,也包含道、墨、法等诸家学说,可统称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而儒学是核心,是大汉民族人生价值观的指导理论。儒家经义思想境界高远,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对于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民族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唐姬想想,接着说:“儒家讲究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尤其儒家的八条目说得明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步设定了内修己身、外治家国的步骤和方法。所以王大人,我真期望您能够用儒学教化于人,为成就盛世、稳定社会、化成天下尽一份力。”
王朗用惊奇的眼光看着唐姬,他不相信这些话会出自一个小女孩之口。半晌,王朗说:“想不到王妃娘娘也精通儒学,倒是小看娘娘了。既然如此,你身为皇室一员,更应该维护纲常lún_lǐ,尊崇皇权,岂能违背大义。”王朗这番话虽然带着指责,但语气上有所缓和。
“讲到大义,我觉得儒学的大义更应该是为国为民,济达天下,正所谓‘常以天下为己任’也,而不是屈服淫威,固守墨规,成就小我。当今时代,路人皆知董卓乃国贼,败坏纲纪,董卓之命岂能代表皇权?”
王朗本想反驳,张了张口,一时语塞。
唐姬接着说:“儒学之道倡导仁政爱民,为政以德,即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所以,我们身居‘庙堂’或者身居‘江湖’其实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心系天下,贡献社会,都能实现修身达人之志愿,造福苍生之本意,王大人,您说是不是?好了,王大人,此乃小女子肺腑之言,如有得罪,望大人海涵。”说完,把几瓶酒放在王朗傍边的茶几上。
“唉,其实你最近所作所为,老夫偶有耳闻,安置流民、打击私盐、整顿吏治,做的颇得民心。老夫对你也得高看一眼了。”
“小女子谢谢王大人鼓励,希望能有机会多多聆听王大人教诲。”
“客气了,你年纪轻轻,有如此造诣,实乃难得,有空可来坐坐。”
“那就多谢了。”
唐姬退出,陈到跟在后面感慨地说:“想不到娘娘的儒学如此精进,末将受益匪浅。”
“少贫嘴,王大人才是真正的大儒,我这是滥竽充数。你以后得好好跟王大人学学。当然,千万别让王大人走了,否则你就没得学了。”
“诺,我一定好好照顾王大人。让王大人高高兴兴地为我们传经送道。”
“其实,我真的对王大人的才学很钦佩,只是他的变通不足,得慢慢来改变,当然,这也是当前许多读书人的共同弱点。但即使这样,我还是必须把他留下,为我所用。”
“有什么好办法吗?”。
“死皮赖脸当他的弟子啰。反正我又不缺‘江南贡酒’。”唐姬笑着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