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钢铁之初刃(一)(2/3)
利的天津、青岛两港可资利用。其次。作为〖ri〗本国内生产所必须的原料,华北七省拥有丰富的煤、铁、小麦、棉hua、大豆、石油等,且储量甚丰。松室孝良得出结论:煤的储量仅次于美国,占全世界的第二位,其仅山西省的储量,就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为〖〗国东北最大煤炭基地——抚顺煤矿的120倍;铁的储量,全华北约在2亿吨以上;小麦的年产量,仅山西、山东、河北、察哈尔4省,即多达11000万担。此外。华北的棉hua,年产约330万担;大豆年产约5000万担。因此,占领华北并使之长期置于〖ri〗本帝国的统治之下,对〖ri〗本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则原料产量当能增加3倍,民众之消费能力,亦自能大为增强”。
第三,对于华北的民众和官吏。松室孝良认为:华北民众大多属于“jian猾而薄弱,易于利诱与威胁”之类;“民众间缺乏团体组织与训练,完全为散沙状态。惟少部分反满抗ri实力,仍是再接再厉的与我持斗,虽迭经宣抚、讨伐、军事政治工作,仍为帝国心腹之患”。对于活跃在华北的反ri力量。他们“虽有相当组织与坚决的意志,然大部分为客籍分子,殊难深入华北之当地民间,一旦华北变起,势必大部瓦解。不足为患”。与此同时,松室孝良也看到了他们的发展潜能,认为“彼等深刻的怀抱反满抗ri的思想,将来返回乡里,势必组织鼓吹抗ri,组织实力。训练民众,亦殊为帝国之大敌”。
有鉴于此,松室孝良向〖ri〗本帝国建议道:“帝国为免激发其反感,对于彼等行动,应采督促华北政权自行取缔主义,尽量避免直接干涉。”松室孝良感叹道:“故华北诚我帝国之最好新殖民地也。”
把华北五省打造成新的“满洲国”这是松室孝良和〖ri〗本方面的yin谋核心,也是他们发起“华北五省自治”的根源。
但整个计划给朱斌破坏的乱七八糟。差点导致彻底的失败。韩复榘被换掉,失去了山东这一重要战略心地带的控制,市场、矿产、资源和港口、交通、情报全面的损失。而其坚决的抗ri态度和不可打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强的海军,都将成为〖ri〗本在〖〗国进取计划的绊脚石。
在没有能力发动全面战争的情况下,必须想办法尽快干掉他,否则不但五省自治计划不能达成,甚至会前功尽弃,这是决不可接受的。
在威逼利诱无果的情况下,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为首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把朱斌硬扯进来,获得一石二鸟的巨大战果!
土肥原的分析是,〖〗国人有顽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只要有点力量了就想抢地盘,只要有地盘了就想更高的地位,有了更高的地位就想要更大的地盘,最后甚至要当皇帝。总结起来,就是军阀思想。
朱斌以前是个有名无实的舰队头头,现在却有了一个省的地盘和几千万人口,财力又富可敌国,不可能不追求更大的目标。南下就是两江,那是老蒋的老窝,他敢动弹,就会逼着老蒋用百万大军跟他拼命,那是不合算的。最好莫过于北上。
那么矛盾就来了,朱斌一旦北上,必定要触动宋哲元等人的利益,更直接与帝国兵锋相对抗,无论闹出哪种事端来,在〖〗国zfu眼里都是“擅开战端”是错误的。而〖ri〗本方面,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直接动用强大陆军力量进行征伐打压,到时候顺势将十几万关东军横扫华北,占了地盘那就名正言顺了。
可问题是,朱斌很狡猾,夺了山东之后,居然转而用经济手段进行拉拢周边势力,并不莽撞的扩张,并全力的发展基础建设加快消化步伐,这就不妙了!
看看他用的那些手段,大肆兴建矿业和工厂,让低收入失业民众有活干;大肆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工资收入、劳动保障和福利,以补贴的形式逼着下游工厂支持施政方略,否则直接挤兑死,名利双收;大面积兴建农林牧渔和水利工程,修桥铺路,让绝大多数没事可干无地可种的闲散游民都有事干有钱赚,没工夫跟着造反当土匪,顺便以福利的形式把大量剩余工业品发下去,一举数得;集开展科学种田和高产作物培育,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效率,获得地主阶层踊跃支持;大幅度提高官员的待遇和收入,大量提供工业生产机会,提供技术和人员帮助有闲钱的地主老财们投身实业,顺便完成了其根本重工业的下游产业布局……剿匪平乱什么的都不算啥了。
一个省三千多万民众,遍及全国的上千家基础工业,周围数省的自然资源产出,全被他搅动起来,形成一个覆盖上亿人的庞大动力群体,只要撑过去前期的巨额投入和建设,接下来就是连续多年的丰盛收割期!
只要给他三年时间,就可以理顺全部的矛盾,让整个庞大机器运转顺畅,而后以此强大之力量无论往哪个方向推进,都跟历史巨轮一般势不可挡!那时候收拾宋哲元什么的,不费吹灰之力,〖ri〗本再想武力干涉,那就不是十万八万人能干成的!
因此,必须把他扼杀在萌芽状态!那么,在没有直接攻打山东彻底灭掉他的把握之前,牵制朱斌,吸引朱斌冒进,提前掺合到华北事件,从声望、军事、人脉各方面发动打击,就是最好的手段。
松室孝良最后总结道:“此番的目的,就是要吸引朱斌插手华北,只要他来了,就要与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