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也不留点汤给他们喝(1/2)
(今天第一更送到,感谢天魁葬魂皇、一剑飘白书友的各两张月票,下一更应该在两点左右!)
--------
倭王宫,倭王中大兄正与手下一众大臣紧急商议军情。高品质更新就在
他们已经商量了好一会,却没商量出结果来。
唐军从难波外海登陆,在迅速击溃试图阻止的倭军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势往近江城攻击,没遇到什么抵抗就杀到了近江城近,这让中大兄惊慌失措,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军情。听到消息的一众大臣也是被吓坏了,不需要中大兄召集,就先后跑到宫中,问询中大兄主意了。
“天皇陛下,唐军攻势很猛,我们只有放弃近江,往我大军重兵集结的北方撤退,才有可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中大兄最信任的大臣中臣镰足急急地说道,并催促中大兄:“天皇陛下,你赶紧撤离近江,往北面撤退,臣留下来,率军抵御唐军,掩护你撤退,再迟就来不及了!”
中臣镰足如此一说,其他大臣也马上附和,表示凭近江城的守军,是抵御不住唐军的攻击的,三十六计走为上,只有先逃离这里才是上策,逃到大军驻防的北面,指挥大军反扑,才有可能击败唐军,取得守土的胜利。听自己最亲信的大臣如此说,中大兄一阵黯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但还是下不了决心。数万筑城的劳工被紧急征调抵御唐军,近江城内还有近两万有组织、训练良好的倭军,中大兄自认为还可以与唐军一战,将唐军阻止在近江城外。刚刚迁都近江不久,倭国内局势开始稳定,国力也开始增强。想好好施展抱负的他不想在这个时候放弃近江城而逃,将刚刚新筑的国都拱手让给唐军。他很清楚,要是他一逃跑,守城的倭军士气马上会受重挫,再了没能力阻挡唐军的攻击。高品质更新就在听到唐军登陆的消息后,他是想到过逃跑,但理智还是觉得应该留下来,与唐军决一死战。
最终他还是沉着下令,给筑城的劳工发放武器,并令中臣镰足全面负责近江城的防卫。中臣镰足是中大兄最信任的大臣。当年正是他的鼎力支持,中大兄才有可能在政治中崭露头脚,取得政治地位。十几年前,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联手暗杀了倭国权臣苏我入鹿,并消灭了苏我氏家族势力。一举改变了倭国的势力分布,倭王开始全面掌控权力。中大兄在中臣镰足的支持下。在孝德、齐明两朝,通过种种手段清除了有间皇子等政治实力派,威望日益见长,成为倭国内最有权势的人物。
在齐明朝时候,中大兄一力促成了两次远征,一次是征虾夷、肃慎。还有一次就是出兵百济,与百济联军一道抵御大唐与新罗联军,结果是前一次大胜,后一次惨败。倭水师六百余艘战船在白江村海域与刘仁轨所领一百余战船对战,结果差不多全军覆灭。怕遭遇唐军登陆的攻击,中大兄下令在靠近安东一侧的倭本土上,修筑防卫工事,设置水城、烽火、防人,作为国土防卫政策的重要一环。并努力发展国力,除派出大规模的遣唐使团从大唐学习技术外,还有国内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史称“大化革新”,倭国内局势开始稳定,国家实力慢慢增长。
但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中大兄努力想发展国力时候,大唐对其发难了,要求倭国赔偿白江村战役的损失,并强令其除“日本”国号,及“天皇”尊号,大唐这近乎污辱的举动引起了倭国上下的强烈反对,中大兄最后听从了手下大臣的劝谏,回诏拒绝了大唐朝廷的要求,但没想到,大唐马上就下达了讨伐倭国的诏令,举大军渡海攻击了。更让中大兄没有想到的是,唐军并没有从布置了重兵的北面方向攻击,而在他们都没想到的难波外海,也就是倭国几乎没有防备的南面对他们展开攻击,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北面的中大兄和手下大臣,直到唐军登陆了,才发现他们手上已经没有了足够对抗唐军攻击的力量,只能仓促地组织起防守近江的倭军及劳工,还有平民对抗唐军的“入侵”。高品质更新
精锐的唐军战力岂是倭军可以相比的,抵抗的倭军瞬间溃败,在收到倭军溃败的消息后,中臣镰足等大臣也马上规劝中大兄先一步逃跑,逃到北面去,停靠那里的十数万军队反扑,将唐军赶出倭国去,但中大兄却一直犹豫不决。
三年前,中大兄才将倭国都从飞鸟迁到近江,并在近臣中臣镰足的主持下,大规模修建近江城及难波宫,只是倭国国力有限,虽然派出的遣唐使团学到了不少建筑技术,并有大唐工匠的直接支持,但他们依然没办法在几年内将近江城修建完毕,这也使得唐军在攻击近江城时候,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攻入城内。中大兄于九年前开始摄政,但依然以皇太子身份自居,直到两年前,才即位为王,自称“天智天皇”,并推行一系列改革,迁都近江,颁布了《近江令》,努力提升国力。
可以说近江是他所有的希望所在,放弃近江,往北逃跑,不但他这些年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而且声望会从峰顶跌到谷底,对众臣的驾驭能力也会弱很多,几年内再也没办法恢复这份威望,这些顾虑使的他迟迟下不了逃跑的决心。也就是他的迟疑,让他及手下的大臣失去了最后一点点逃跑的机会。
就在中大兄在中臣镰足等亲信大臣的劝慰下,犹豫着要不要逃跑之际,唐军已经杀到了难波宫外,并且以迅猛之势开始攻城。唐军的喊杀声已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