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家与国的情怀(1/2)
虽说那些越国余孽完全是为了光复曾经的越国,从道理上面来说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不过林亦他们乃是学宫的学生,是帝国培养他们的,因而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先是为帝国考虑,再是想着道理是否正确。
不说别的,单是和帝国作对,扰乱帝国统治岭南道这种事情,便是林亦他们不可饶恕的。
虽然这话说起来有些无情而且冷漠,毕竟那些越国余孽是想要光复曾经的家园。
可是随着时移世易,有些东西不在了,那自然永远都不可能存在,没有必要继续纠缠。
先是以帝国考量,明白清楚家国的道义,再是想着那些有些鸡肋的道理。
在任何战争的年代,不管是入侵者肆意屠杀,还是抵抗着肆意屠杀,他们都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在两者眼中,他们不需要去讲究任何对错,没办法,他们必须有着家国情怀。
现在看起来是帝国统治着岭南道,是帝国把曾经雄踞南方的越国直接打到灭国的程度。
如果可以反过来思考,那些越国的强者或者西方诸国的军队直接打到帝国的都城,或是直接占领帝国,那现在被统治的就是帝国的百姓。
现在被称作越国余孽的对象,就是大秦余孽,林亦他们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他们看来,越国已经被灭掉,那越国就应该从世间消失,往后存在的仅有帝国岭南道。
对于这点,林亦他们的理念无比坚定,因为当年西方诸国入侵,打得度过措手不及的同时。
那些西方诸国的军队直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到帝国的山南道和淮南道。
对两座道州开启过惨无人道的掠夺和屠杀,好在不出三日,帝国的军队长驱直入,把他们直接给打出去。
南郡太守柳如逝正是在那样的战争场面前,选择走上帝国军方的道路,领兵从山南道的边缘打到西方诸国的南境。
三线作战,李立青率领帝国南军攻打江南道的宋国,项信率领西军攻打越国。
而南郡太守柳如逝则是率领山南道和淮南道的部分道州兵马,抱着捐躯辅国的态度直接打到西方诸国,切断大部分西方诸国联军的退路。
哪怕最后西方诸国在柳如逝的拦阻下彻底突出重围,但是他们照样付出过极其惨重的代价。
后来柳如逝开启帝国军方的生涯,以南郡太守的起点和高超的理政能力。
再试加上在战争当中获取的功劳,项信迁居帝国南军元帅,坐镇岭南道和江南道,督导两座道州诸事。
而柳如逝则是出任帝国南军副元帅,标志他柳如逝真正走入帝国军方的高层。
柳如逝出任南军副元帅,实则是皇帝陛下想要让这位昔年的南郡太守,因地制宜的辅佐项信治理岭南道和江南道。
万事开头难,必须要对岭南道和江南道极其了解的军方人物,恰好柳如逝想要走军方的路线。
再是柳如逝有着军功存在,又是曾经帝国边境南郡的太守,隔着边境线就是越国和宋国。
要说当时最合适的人物,必然就是柳如逝,好在柳如逝又有着这样的想法,帝国便任命柳如逝出任帝国南军副元帅。
一年不到的时间,岭南道和江南道彻底归于平静,越国余孽的动作开始减缓。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项信倒是可以直接得心应手的接下来,柳如逝开始帝国三军的流落。
不管怎样来说,在林亦他们眼中,先是存在家国情怀,再是有着正确的道理。
大是大非之中,若是帝国内部的事情,学宫学生历来都是存在公平正义的准则线上。
可若是对待西方诸国和帝国的的争论,在学宫学生面前,那就是直接去他的公平道理。
家国情怀贯穿着学宫学生的一生,即便培养出这么多学宫的学生,都没有出现危害家国的存在。
虽然昔年那位御史大夫同样是学宫学生出身,且背上了和西方诸国勾结,谋害帝国北军元帅云乾的罪名。
但是某些人却是知道,那位御史大夫是公正之人,一心为公,一心为国,不过是为了保护某些人而做出的牺牲罢了。
因而皇帝陛下当年对御史大夫下达斩杀的命令之后,对待御史大夫一家的葬礼都是高规格的。
只是没有出现在世人眼中,以极其隐秘而繁华的方式把那位御史大夫一家埋葬。
虽然是斩首的结果,却不过是御史大夫一人,其他家人都是全尸,御史大夫死后,皇帝陛下更是让人安顿好,务必不可擅自对待。
林亦他们是学宫的学生,更是维护帝国统治最坚固的那批人,因而出身陇西道世家的李立青,出身学宫之后。
朝臣们虽然仍旧有些反对,却是不如曾经那般剧烈,同样不把对陇西道世家的忌惮放在李立青身上。
因为他们相信学宫对学生的培养,首当其冲的家国教育,便是学宫矗立帝国百年,而盛景长存得根源。
帝国朝堂的官员们即便忌惮陇西道世家,但是他们更加相信学宫对于那些学生的教导。
果不其然的是,到底李立青坐上帝国南军元帅的位置,一时间位高权重。
等到李立青乞骸骨归老之后,朝堂部分官员对李立青为官三十几年的经历盖棺定论。
李立青实在是担得起帝国军神的名号,虽出身陇西道世家,但一生所做之事,没有对不起帝国。
更加没有做过任何为他自己,为陇西道世家谋私利的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