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吏治(1/2)
在政治这个特殊的领域,确实不值得蹉跎人生去拼一个很可能竹篮打水的未来。
人这辈子,闭眼走人时觉得这辈子值了。
那就没白投胎走这一回。
但如果说,你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个领域。容错率极低,赢者通吃一切,败者尸骨无存。
你就要接受某些特殊领域的规则。
在下水的第一天就要告诉自己,这辈子很有可忍到最后也忍不出个未来,但为了看看自己是否命带剧本,这个代价我认了!
放弃快意恩仇,扔掉花团锦簇,抛舍天伦之乐,就为了最终赌一把命运的轮盘!。那你就必须忍耐那些你暂时甚至终身都根本不可能打赢的对手。
直到今日,刘询才明白自己之前的动作和想法是多么的可笑。认为霍光同周勃,陈平一般容易对付,自己会在两三年中可以把霍光制服,因为自己的祖先太宗汉文帝刘恒就是如此赢得胜利。现实是谋杀理想最锋利的刀子,会把你一切的幻想泯灭。
坐在玉辇上想通一切的刘询开口道:先帝恩德,泽被四方,万民敬仰。朕,德薄,恐坏先帝之大业。朕决定为先帝守孝三年,在宫中祖庙为先帝日夜祈福。朝中大小事宜,皆交付丞相处理。
同载车上的霍光听到天子的话语,赶忙下跪答谢道:臣本卑鄙,全赖孝武皇帝,先帝加上陛下信赖,才等坐高位。今日陛下交此重托给臣,臣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臣愚钝,不知该如何治理国家,才不负天下重托,还请陛下明示。
听到霍光的话,刘询明白这是霍光面子上的客套。但是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修生养息,民间集结了大批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都集合了在少数人手中,这些人大肆兼并土地,近几年刘询自己一直在走访民间。土地兼并问题重新开始严重起来,先帝在位十几年,但是因为多年的对外征战的后遗症,并没有广迁地方豪强进入关中充实陵区。使得地方豪强又一次做大了,夫五口耕百田这个自耕农政策已经到破产的边缘。甚至在关中土地并不肥沃的地区,农民辛勤耕种一年,反倒是欠钱为生,还得卖儿卖女进行偿还债务。
关中都是如此,南方,河东,齐鲁等天下郡国就更不成体统了。怎么解决土地问题,一定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眼前最大的问题。
想到这刘询反问道:丞相,您对夫五口治百田,有什么独到见解之处?
听到刘询的提问霍光并不感到惊讶,只要是帝国的精英人士都已经看到这一个弊端了。霍光身为这个帝国十几年内实际的统治者,土地兼并问题他比谁都明白危机程度。在齐鲁这个道德之地,普通百姓拥有十亩以上土地的都是少数。如果不是齐鲁丰富的手工业者制造了中国全境60布匹,这个城市早因为民变毁灭于废墟之中了。东南诸郡采诗团和巡查御史的汇报,说各地已经到崩乱之时。各郡流民已经多达十几万众,并不是他霍光不敢处理这帮宵小,而是长安城内部的权利纷争近几年才平息。而当今天子上位时颁布的永不加赋的诏书也给贫民百姓一丝喘息的机会。这也是霍光在皇后这一任命上向刘询让步的原因,但是任何政策的推行都需要大批的官员。每一年各郡举荐的孝廉只有区区的几人,大多都是满嘴仁义道德,却无法干实事的道德君子。霍光想到这里开口道:陛下,夫五口而治百田,在今日之汉室已经很难维持下去。富者千顷,穷困潦倒者无立足之地比比皆是。南方加上齐鲁等地民变每日都有发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小修小补已经不合时宜了。东南流民已经到不可收拾之地步,进军围剿已经是唯一的办法。甚至就连在关中,赘婿游侠在各县数不胜数。更为关键的是,朝中并无能干之吏员进行委派。到了各地皆用当地豪强之人,法不明,民则怨。地方官员伙同当地大族利用职权之便,巧取豪赌,大肆兼并土地,违法乱纪。各郡刺史屡屡上报,但因人微言轻不能制,上报到郡守处,到后来也是不了了之。陛下,吏治才是根本啊!
听到霍光的回答刘询立刻沉默了,封建社会老百姓过的难他是知道的。近些年刘询他自己也一直在走访各地,但他从来没有想到。天下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刘询不怀疑霍光话中的真实性。吏治混乱,土地兼并是每一个封建王朝最致命的伤口,他们会导致王朝的持续性失血。到后来变成流民起义军,把所有的统治阶级人员彻底打翻在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周期循环。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需要大量的官员,但是要维持一个平衡的数量,而后世的公务员考试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刘询马上开口道:丞相,长安各九卿衙门中百石小吏还有多少人,不需要立刻就上报给朕。回长安后丞相进行统计,之后登记造册留作记录。朕有一个想法不知可行否?,将京中百石小吏集合起来,进行训诫。分配到东南,河东,河西等地,就任为一县之主官。
将剩余之职位留用,在长安举办一次考试,将天下的有识之士聚集起来,用百石空余的官职奖励参加考试并且成绩靠前者。丞相,御史大夫加上九卿可以根据职位来制定考题,如律法,民政,算术等题,必须是民政所需之学问,见识独到者,成绩优异者便可任命为官。这样朝中地方人手缺失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孝廉者,的确存在清谈的毛病。但是我汉室已孝治国,也需要孝廉者进行宣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