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 脚印(1/2)
我们攀缘而下,我和龙天远走在最前面,两面各出一人,就由我们两个先打头阵,水潭外面炽热难耐,但下行十多米,从水潭里传出来的寒气让我不由得打个冷战,瀑布飞溅,不时打在身上,冷澈入骨。
我一直防着龙天远,这小子曾经想杀我,在这水潭下面真是好地方,杀了往水潭一扔,算是脚打滑,估计这一群人连伤心的都没有,我小心防备,还好这小子并没有动手。
水潭的水深绿色,这种绿十分浓,仿佛化不开的墨,瀑布的水溅如水潭,仿佛一串串珍珠散落,水潭中有一股水流,仿佛是有什么巨大的巨蛇在水潭深处盘旋,初步推测,水潭下面应该有暗流。
在离水潭大约有六七高的地方,有一个洞,洞口约有六七米左右宽,两三米高,洞口两侧长着浓重的青苔,青苔厚重,一层层迭压着,不知有多少年的累积才能这样。洞口两侧应该有两座高大的雕像,但是已经完全残存,加上青苔,已经看不清楚。
我们两个荡了进去,这里一切正常,只是空气里有一股淤泥腐烂的味道,但应该对人构不成危险,青苔上有杂乱的脚印,把地面的青苔已经压得不成样子,看样子近期应该有不少人进出,看来,我们找到最地方,
我们发了一个信号,大约十分钟后,所有的人都陆续下来,用灯往里照,这洞仿佛没有尽头,这里都是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砂岩虽然是极好的装饰材料,但同时也具有硬度低,易风化的特点,尤其砂岩是一种会呼吸的多孔材料,因此很容易吸收水分或经由水溶解而侵入污染。石材若吸收过多的水分及污染,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各种石材病变,如:崩裂、风化、脱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构筑大型的建筑工程。
在砂岩上开凿大型工程,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解决的办法就是便开凿隧道后进行内部加固。但这种加固不但技术要求高,而且工程浩大,因此在砂岩地层,尤其是这种风化严重的砂岩,很少有大型古代遗址的存在。
我和龙天远走在最前面,为了安全,都戴上了防毒面具,这个洞穴很宽,很高,我们越往前走,就越被这宏伟的气势所震惊,按照当时的生产力,苏美尔人虽然已经开始使用青铜,但青铜主要用在兵器和祭祀器上,在农业上还主要使用石器和骨器,怎么可能开凿这么大规模的地下设施。
而且以当时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生产力,挖掘这样的工程有一些超过他们的生产力水平了,而且苏美尔人的城帮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的下流,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跑几百里地,在这样一个地质结构里开凿这么大的工程,难道他们疯了。
我们成散兵线往前走,地面脚印散乱,我跟着陈世安学过跟踪学,这脚印虽然已经变形,但能看出非常杂乱,估计有几十人之多,有穿制式靴的,也有普通登山鞋的,时间相隔也很长。
虽然覆盖了厚厚的青苔,但还能看出在这洞穴里曾经有过宏伟的雕像,只可惜这些雕像都已经被毁灭了,远古居民费尽心机在这地方修建设施,不可谓不隐秘,但还是逃不脱后人的毁灭之手。
可是这里已经前人光顾了,难道还能隐藏什么秘密,还能困着贾夫特等人,还能让比夫尼死于非命,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刚弯腰蹲下去,就听见龙天远冷冷地说道:“我已经看过了,在近期只有两个人的脚印是向外的,一个很可能是比夫尼的,另一个人的脚印却小的多,象是个十几岁的儿童。”
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童,这事有些离谱,估计是个身体瘦弱的人也许这个人根本没来得及出去,就掉在水潭里淹死了。不知道进去的这些人,那些是杀死那些部族居民的人。百度搜索
一共走了约三百米,地势开始向上,地面也渐渐干燥起来,前面的通道也狭窄起来,又走了一百米,出现了一个被毁坏的石门,从石门上的风化痕迹来看,这个三更半夜毁坏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
在这石门后面,有两把生锈的弯刀,一把残存的斧子,我捡起弯刀,上面厚厚的绿锈,在石头上磨了两下,露出青铜,这是把青铜刀,我用刀在这附近的残骸中拔拉了几下,终于发现,了一块已经朽烂的人类的下颌骨。
从刀和颌骨上可以看出,这些人死亡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还处在青铜时代,两河流域同时也是人类最早使用铁器的地方,在这里大约公元三千五百年前,中华文明还处在青铜时代时,就已经开始普通使用铁器,也就是说,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人来过这里了。
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古建筑遗址的存在最少已经在三千五百年前了,看来,真的很有可能是老阿卜杜拉说的是苏美尔人的遗址,苏美尔人在大约六千年前突然在美索不达米亚开创了伟大灿烂的文明,并在与周围闪族人不断进行战争,然后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突然失踪,再无迅息。
只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何在的二万多块泥版书中记载了那个伟大的文明,这个完全不同于周围存在过的白种人文明。他们自称黑头,他们很有可能是黄种人,他们使用象形文字,他们很可能说的是蒙藏语系。
又前行了二百米,出现了第二处被破坏的石门,这道石门单从残骸来看,最少有半米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