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舰队出发(1/3)
历史上的1628年8月10日,被公认为17世纪最杰出军事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以他自以为是的外行观点打造的风帆战列舰“瓦萨”号,于首次下水试航十几分钟后即告翻覆沉没,并导致400余人丧生,闹了个17世纪的海军经典冷笑话。
但在这个被蝴蝶翅膀悄然波动的时代,瓦萨号这样的边缘事物的竣工时间比原本的历史晚了一个多月,首次出航时间也有了偏差。由于受大西洋彼岸某个新兴海洋强国的船舶外形的影响,原本经典的盖伦船型的瓦萨号这次变得有点不伦不类。为提高航速而采取的三角型船首别扭地长在了一艘长宽比极其肥硕的盖伦船上,为拾掇这种板材加工极为艰难的船首,瑞典的船匠们是绞尽了脑汁。
不过基本的“大势”是无法改变的,古斯塔夫坚持的三层炮甲板和庞大的武器军备依然塞满了瓦萨号,重心过高的下场就是:瓦萨号义无反顾地坚守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在出航后不久沉入了海底,据说花费巨资采购的20多门华美最新式18磅铁制加农重炮也付之于流水。
……
1628年9月18日,周一。
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南山总督领南山市的军港和海军基地,位于市区的南方、南山半岛的西侧小海湾内,距离市区十几公里。毛毛的细雨中,军港内已经拥挤不堪,一艘艘粉饰一新的船只蓄势待发,大量的货物还在蒸汽吊机的帮助下往货船上调运,数百码头工人在码头边忙碌走动。在军港的东侧,山脉边缘分布着一片片灰绿色的陆军军营,上千陆军部队早就准备就绪,随时能够登船,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远征即将出行。
由于军港远离南山市区,而且还处于军事戒严状态,所以这里没有本土城镇那种大排场的市民欢送队伍,也没有喧嚣张扬的军乐队,所望之处,除了忙碌的码头工人或黑人雇工,基本上全是身穿华美海陆军制服的军人。
一身崭新的海军将官制服,肩佩一星准将肩章的东方远征旅总指挥张春锐,此时正由一众海陆军官陪同着,在岸边巡视,随行的人中,还有若干普通装束的年轻人。
自打几天前抵达南山港后,张春锐就召集了所有的海陆军官开了一连串的军事会议。制定出航的各类行动细则,调整舰队给养搭载比例,以及人员梳理工作。即便现在出航在即,张春锐依然觉得好多事还没有落实。
“出航时间还是耽误了,说明我们的计划真得非常仓促,两个月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完全不够,许多从本土舰队抽调的官兵甚至是前天才赶到。”看着某些战舰上疲惫的身影,张春锐的眉头微微皱了下。
“还好,经过昨天一夜的加班加点,共和号轻巡洋舰的临时维护保养还是完成了。就是后勤物资装船工作因为雨季耽搁了些,但剩下的肯定能在入夜前全部完成。不过清点检查工作很匆忙,许多核实统计工作只能在出航后进行了,或者说已经没意义了。”
一边的远征舰队司令孙阳中校,赶紧走上几步,对着如今海军里的第二位老大级的将官小心翼翼地解释着。
张春锐作为海军里排名第二的老资格高级军官,也许是因为长期主持作训工作的缘故,所以许多时候比海军司令王铁锤中将还表现得更加严厉,如今晋升为将官后,一众海军舰长是小心又小心。
“小严,你们那边的安排如何了?”张春锐把头转向一侧的严晓松夫妇,朝自己的新任副官卡特琳娜上尉微微点头的同时,也对严晓松投去询问的目光。
只是毛毛细雨,但严晓松依然极其绅士般为妻子撑起了雨伞,倒让张春锐这样的总指挥暴露在细雨中。一路走来,看着连海军准将都没人打伞伺候,卡特琳娜是暗暗脸红的同时也沾沾自喜。
“西班牙王国方面已经原则上同意了我们在菲律宾马尼拉的进港休整要求,但限于他们的文书递送时间节奏,我们是不可能当场携有西班牙的文书进港,所以到时候要专门去交涉一下;葡萄牙方面,他们已经提前一个月派出船只前往东印度殖民地果阿和马六甲,我们从巴西聘请的十几位熟悉远东航线的葡萄牙领航员也已到位上船了。”
严晓松的回答迅速而简练,张春锐只是嗯了一下。
“我们这一路,全是‘借过’。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在南中国海寻找一个能够真正立足的前进基地,而不是一直依赖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严晓松跟着又补充了句,就这段,又引起了人群里的微微议论。
即便早就知道了国防部和外交部联合制定的东方计划,但张春锐依然默默地点头。临行前海军司令王铁锤中将那一番“要做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准备”的话,看来越来越现实。
“汗,我们不就是去重新恢复移民吗,有那么复杂嘛……”身为中远国际贸易集团的代表,杨小华在张春锐身后不远发出了嘀咕,表情也有点夸张,此话一出,在场的军人都露出不屑的表情。
“远征舰队的目的似乎很单纯,但国家永远不会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而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张春锐停住脚步,转过身,依然是平静而严肃的表情,“丑话就说在前头了,这次陆海军齐上阵,甚至还夹带你们这些贸易商,就是为了在大明沿海建立属于我们能掌控的秩序,除严晓松负责的外交行动外,所有人都必须遵守军方的安排,想要乱跑乱逛的,就提早退出,现在还来得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