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石油公司(3/4)
塞缪尔即将建造新船队的消息后不久,标准石油公司在英国发动了一场反对油船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浪潮。希望能够阻止塞缪尔实现这种新的运输方式。但是那时的塞缪尔在伦敦已经是一个有地位的人了,他将其造船计划上升到国家利益的高度以此希望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他成功了。1892年,新设计的、能够适合苏伊士运河英国当局的油轮问世了,油轮载重5010吨。上面悬挂塞缪尔的壳牌标志,油轮驶出翰德普尔造船码头。经地中海进入黑海,到达巴库后装载了大量的石油开始其充满希望的海上之旅,实现了塞缪尔设想的蓝图。
新航道的开辟,新油轮的,使得壳牌的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壳牌在第一次与标准石油的交锋中取得胜利,一时间,壳牌的煤油充斥亚洲各个地区。不甘心被壳牌这么一个“暴发户”打败的标准石油迅速发起了一连串的反击,企图重新恢复其在全球范围的垄断地位,它使世界石油价格在原有低价上进一步下跌,许多小生产厂家因此关门歇业,壳牌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只是凭借其健全的销售网络、日益强大的船队以及俄国大量的石油供应,依然可以勉强支撑下去。看到了被自己逼入困境的壳牌,标准石油公司企图以8万英镑的好处迫使其退出市场,但是塞缪尔毅然对此予以拒绝。
不过塞缪尔虽有骨气,企业的困境依旧,随之而来的一此决策失败更是将企业至于破产的边缘。
塞缪尔意识到要想赢得与标准石油的竞争,拥有强大的运输队伍还不足够,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才是根本,因而,壳牌对其石油的储备和产量极其重视,尤其是在运输距离较近的亚洲。当荷属婆罗洲产油的消息传到伦敦时,塞缪尔立即将外甥麦克派遣到婆罗洲进行考察。但是,麦克在当地考察时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没有经过仔细调查,就很冒失地出高价钱,把东印度公司声称“有油矿”的婆罗洲巴厘巴板的采矿权买了下来。由于轻信麦克没有根据的调查报告,塞缪尔转而将对巴库油田的依赖重心转移到巴厘巴板。这样一来,由于婆罗洲的“油矿”为重油,而重油是很难销售出去的,即便是再经过精炼,也无法变成灯油。塞缪尔只能将少量的重油蒸发成轻油之后,混合从巴库油田进口的灯油才能出售。这一重大的决策错误,使壳牌石油公司到1898年下半年已经濒于倒闭。
历史上,由于美西战争的爆发,标准石油公司运输受限,壳牌公司才得以度过难关。可是本位面,战争还是没影的事。因此塞缪尔度日如年。
与壳牌公司同命相怜的是另外一家根植亚洲的石油公司——荷兰皇家石油公司。
1880年,荷兰人安昆在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地区一个烟草种植园里发现了石油,安昆听说过有关美国宾夕法尼亚石油以及洛克菲勒的故事,于是,他向政府申请开采权,很快就得到政府准许。安昆自己创建了苏门答腊石油公司,并且以其股权做抵押,向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银行贷款。安昆申请到贷款之后。就开始尝试开采,但是贷款很快就被花光了,于是他返回了荷兰,想再筹集一笔款子。但是,他在海牙没有找到资金来源,只好又踏上了巴达维亚的土地,向当地银行求援。
同时,公司在石油生产量方面也遇到困境。到1885年,即发现油田的第五个年头。公司在距地22米的油层中终于挖掘出了石油,但日产量仅5桶(约 升)。荷兰政府为了获得石油采挖技术,甚至曾派遣技师前往宾夕法尼亚盗取技术。但是由于美国人防备严密。盗取技术的计划没有得逞。不久,公司又挖掘出了第2口油井,但日产量也只有5桶,在两年之后,该井的日产量提高到了140桶,但是荷兰政府却出于种种原因。借口资金不足,停止对这些油井的开采了。困境之中,安昆准备放弃继续开采石油的做法,失望地返回荷兰。但是,上帝似乎对他显示了恩惠。就在安昆回国的途中,安昆在船上认识的一位爪哇银行家对安昆的石油公司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愿意继续做那里的石油开采工作。于是,后者与海牙的资本家联合,取得国王威廉三世的特许后,于1890年6月16日成立荷兰皇家石油公司,新公司在阿姆斯特丹上市融资。
尽管如此,资金短缺和技术匮乏一直是困扰新公司的问题,而1897年荷兰皇家石油公司陷入产量危机使情况变得更糟,公司原来开采的几个油田面临枯竭。为解决问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派出以两个地质学家领衔的考察组去勘探石油资源,这在当时是一个赌博,因为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石油公司请过地质学家做顾问,他们被认为是一批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1898年,新的油田终于发现,但公司的资金周转却难以为继。
就在这时,深刻洞悉世界石油市场风云和竞争对手情况的施泰因塔尔,亲自前往伦敦和海牙,以谦卑的姿态和塞缪尔以及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总经理谈判,希望将三家公司合并到一起。
“塞缪尔先生,现在的情况是,我的公司有资金、有油源,有市场,但是缺乏在海外销售灯油的渠道。来自罗马尼亚的石油靠着关税的保护已经挤走了标准石油公司,因此我们的产品在欧洲关税共同体内享有垄断性质的高额利润。问题在于,欧洲需要的是汽油和润滑油,灯油的销量较少。为了销售过剩的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