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逃之夭夭(2/4)
同。吐谷浑、吐蕃、党。项羌等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吐谷浑人饲养的青海骢十分著名。吐谷浑与隋、唐都曾有过长期的互市关系。唐与吐蕃曾以赤岭为互市地点。唐以丝织品、茶叶等与吐蕃交换马匹等。隋唐时交通邮驿业有一定发展,唐蕃古道被后世誉为沟通汉藏两族联系的“黄金桥”。纵贯青海境的逻些沙州道是管理较完善的驿道。唐代佛教盛行,一般认为今西宁北山的两尊露天金刚像雕成于唐代。诗人高适(702~765年)和敦煌佚名氏等写下了不少有关青海的诗作。唐末五代至宋初,青海地区处在吐蕃地方割据势力和大小宗教首领的分散统治之下。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河湟吐蕃逐渐形成几个较大的部落集团,各部落集团听命其大首领。如河州有耸昌厮筠,宗哥(今乐都)有李立遵,邈川有温逋奇等。这些大首领均图谋发展势力,吞并对方,统一河湟洮地区。于是吐蕃王朝时期赞普之后裔角厮罗成了他们争相拥立以号令诸部的对象。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年)初年,李立遵在廓州尊角厮罗为赞普,标志着河湟吐蕃政权一一角厮罗政权的诞生。此后角厮罗既是人名又是政权和部族名称。
角厮罗本人早年被大首领们争夺拥立只是当作旗帜、愧儡,而这些大首领们在互相争夺过程中势力均遭削弱。后角厮罗摆脱大首领们的控制,约于11世纪30年代中期将政治中心迁至青唐城,从此,角厮罗政权逐步走向兴盛。角厮罗辖地主要是河湟洮地区,盛时幅员3000余里,今青海全省皆在其辖区内。境内以吐蕃人为主体,还有党项人、汉人、回鹘人以及侨居的西域商人等,人口最多时近百万。角厮罗经济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其次为农业,手工业中最负盛名的是锻造铁甲。角厮罗利用丝绸之路北道为西夏控制后,许多商人苦于西夏人的盘剥而改行青海道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商业贸易,青唐城一时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见角厮罗贸易),角厮罗也因此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
角厮罗的强盛及其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引起周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宋、辽、西夏皆谋与之建立关系。角厮罗政权与宋、西夏、辽以及回鹘、西域都有交往,与宋的关系尤为密切。角厮罗政权前后存在近百年,共传6主,历代国主都接受宋朝的封赐,北面称臣,在实行联宋抗夏的基本国策的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角厮罗曾与辽、西夏、回鹘联姻,与宋、西夏都有过战争和边事纠纷。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洮西安抚使王赡率部进占湟水流域,在青唐建部州,在邈川建湟州。但由于遭吐蕃人的反抗,加之粮饷困难,宋军被迫于次年撤出了湟水流域。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宋军在王厚统领下,再次攻取湟州。次年收复鄯州、廓州,并改鄯州为西宁州,角厮罗政权宣告解体。
宋又陆续建积石军、震武军。宋在熙河兰湟路置蕃学,对吐蕃贵族子弟实施儒学教育;在河湟地区招募弓箭手垦田戌守,修浚渠道,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亡。次年,宋军陆续退出青海东部,将地方交给角厮罗后裔益麻党征(赐名赵怀恩)主持。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金兵攻占河湟地区。西夏崇宗大德二年(1136年),西夏攻占金乐州、西宁州,次年又遣使携重金请金国将青海东部割让给夏国,金同意将乐、廓、积石3州割让。后来金在河州西部另析置积石军,金夏在黄河之南约以隆务河为界。1182年,金升积石军为州。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军在成吉思汗率领下逆黄河而上攻取积石州后,又分兵攻占西夏的西宁等州(见金夏河湟之争)。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设西夏中兴行中书省(后改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青海湟水中下游地区为甘肃行省西宁州地。至元(1264-1294年)初(一说1253年),设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治河州,隶宣政院,辖青海地区(湟水中下游除外)、甘肃西南部及四川北部部分地区。其辖区内今青海境元时还设有积石州元帅府、贵德州、必里万户府等。元代将宋、夏时的乐州、廓州并入西宁州。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则归甘肃行省沙州路辖。元代实行分派宗王镇守地方的政策。元初,忽必烈封其第七子奥鲁赤为西平王,镇戍川藏甘青地区。奥鲁赤的子孙镇西武靖王一系就驻在朵思麻地方。元初,西宁地区为章吉驸马封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封章吉为宁濮郡王,镇守西宁州。仁宗延祜四年(1317年)封章吉之弟脱脱木儿为歧王,后又封速来蛮等为西宁王,接替镇守西宁地区。元顺帝时,封卜烟贴木儿为宁王,镇守柴达木盆地及其迤西地区。元代青海地区依然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兼营农业。牧场归封建领主所有,牧民被固定在一定范围内从事生产。东部宜农区经营小规模农业,通行封建租佃关系。
据《元史·食货志》载,至元八年(1271年)时,西宁州的税粮标准是旱地每亩3升,水地每亩5升。二十三年,设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负责税收和财政转运事宜。元代驿传制度号称发达,朵思麻地区为元通往乌思藏的驿道所经,使者、僧人、商旅往还频繁。元朝在积石州、贵德州等处各置有脱脱禾孙站,但青海境内驿站数目没有明代多(见站赤)。元朝由于马匹易得,茶马互市不盛行。世祖忽必烈曾派都实探查河源,后形成〈河源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