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 70 章(1/3)
事实证明,朱棣真的会变戏法。
盛庸率领南军在浦子口与燕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一度曾压制住了燕军的攻势。但早已孤注一掷的燕军在稳住阵脚后向南军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最终盛庸军不敌败走。
就在朱棣拿下浦子口没多久,朝廷总领舟师防江的右军都督佥事陈瑄即率众来降,令燕军上下喜出望外。原来陈瑄在朱棣占据扬州后就曾暗中联系,表示愿意追随。朱棣本想让他率舟师来瓜州与大军汇合,没想到盛庸竟追上了燕军的步伐。于是便在渡江前彻底解决掉这个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的对手后,与陈瑄顺利会师。
经此一役后,燕军自瓜州度过长江,并乘胜兵临镇江城下。镇江城守将童俊惧于燕军凌厉的气势,举城投降。燕军再由镇江西进,驻扎于龙潭,京城已近在眼前。
是夜,经过一番忙碌后,燕军大营终于安排妥当,朱棣和衣枕在康青鸾腿上闭目养神。大军有惊无险地越过了长江天堑,连日来绷紧的神经在这会可以稍稍松弛一下了。
康青鸾为爱人轻揉太阳穴缓解疲惫,看着他脸上呈现出来的倦容,很是心疼。眼前这个男人,凭借着一己之力即将要把古往今来没人能做到的事情变为可能。个中艰辛她虽未全程参与,但这几日的朝夕相处已窥见一斑。可接下去的事情,也许才是最难的……
思及此,手中的动作停顿了下来。朱棣缓缓睁开眼,看着她怔怔发呆的样子,轻执柔荑深情问道:“青儿,在想什么?”
“哦,没什么……”康青鸾恍惚回道。
看着佳人若有所思的模样,朱棣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挨着她,并在粉颊上啄了一口,刚才的小憩已让他恢复了不少。
“还说没有,你的脸上都写满了有事。告诉我,在想什么?”
康青鸾看着他满是柔情的双眼,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朱棣,你真的要攻打京城吗?”
知道她迟早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朱棣坦然地点了点头。
“那……你是要去争皇位吗?”
朱棣捧着她的脸,让她与自己四目相对,回道:“青儿,最初的时候,我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实力把你夺回来。可是随着战局一点点发酵,越往前推进,考虑的事情就越多。如今虽然你已回到了我身边,可是我却不能停止前进的步伐。因为在这过程中有太多的人为了我付出沉重的代价,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为此丢掉了性命。”
回想起那些牺牲的将士,朱棣心中甚是悲伤,尤其是在东昌之战中失去了张玉是他心底一直的痛。
见他面露神伤,眼眶泛红,康青鸾心中满是不忍与心疼,凑近在他唇上落下一吻,想给他一些安慰。
朱棣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道:“所以为了那些誓死追随我的人,我必须去争夺那个位置,给他们一个交代。青儿,我依然深爱着你,我对你的心,矢志不渝。可是现在的我已不能像之前那样全身心地去爱你,我需要分出一些精力去为他们考虑,你会怪我吗?”
“怎么会,若不是为了我,你也不会从一个战功赫赫的藩王成为朝廷讨伐的对象。终究是我亏欠你更多一些……”
话未说完已被朱棣用吻封住了唇,拥着她倒入床榻。康青鸾动情地回应着他的吻,忽听得他在唇间喃喃道:“青儿,我们之间没有亏欠,只有用心相爱……”
燕军进驻龙潭的消息传至京师,朝廷上下惊骇不已。先前议和不成的时候,朱允炆迫于压力免去了齐泰与黄子澄的职务,实际上这两人是离京去往各地募兵勤王。二人带着密旨诏令四方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诸府卫文武之臣,在国难当头之际,各率恭义壮勇之士赴京勤王,以扶持宗社。然而没想到,募兵还未完成,燕军已兵临城下。朱允炆无奈只得又下密旨,命人速速召回齐、黄二人回京商议对策。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朱允炆扫视了一下底下的众人,决定先由自己打破这压抑的气氛。
“燕军渡江驻营龙潭的消息各位爱卿应该都知道了吧。昨日有人上奏,建议朕弃城去往南方暂避,呵呵,未战已气短,难怪朕的百万大军皆付诸流水。此事列位怎么看?”
“这……”
齐泰与黄子澄未归,底下众人面面相觑,踌躇不前。
“皇上,”这时一个书卷气十足的文官迈着稳健的步伐从百官中站了出来,恭敬道,“微臣以为,此时言弃城,为时过早。京城乃太,祖皇帝亲自督建,城墙用花岗岩筑成,坚固无比,且城内还有十万大军,燕军要攻进来也非易事。那反贼朱棣虽善攻,但攻城却不一定行。当初铁铉率残兵能固守济南城不被破,今我等由皇上亲自坐镇,朝廷上下一心,定能保住皇城不失。”
这位文官就是当年在市集与康青鸾有过一字推敲的落魄书生,方希直。希直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做方孝孺。这位太,祖皇帝在位时郁郁不得志的书生,在建文帝即位后,就被召至天子脚下委以重任,如今已是翰林学士。
朱允炆万万没想到,在此危难时刻,居然是个书生在殿上慷慨进言要守城,心中十分感动,他继续问道:“若城池被燕军攻破,又该如何应对?”
方孝孺大义凛然道:“臣以为,若京城沦陷,皇上应为江山社稷而死!臣誓死追随!”
这时,徐辉祖也站了出来,毅然拱手道:“臣也愿率军守卫京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