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中域之尊》

顶点小说网(23dshu.cc)

首页 >> 中域之尊 () >> 第六章 大伊古闻,道吾和尚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23dshu.cc/144562/

第六章 大伊古闻,道吾和尚(1/2)

今天,正是华夏大地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七夕节

七夕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寻找伴侣,表达爱意的日子,有道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两句千古名句,描写的便是人们对于七夕节的美好愿景,祈求寻找到真挚的爱情

事实上,今天和诗中描绘的期望相差甚多,灰蒙蒙的天空中小雨淅沥的下个不停

万书轩每逢这喜庆之日,便会带着弟弟上山进行预祭活动,或许,这是万书轩希望今后兄弟俩都能够活得喜庆乐吧

此刻,二人的手中分别提着一个竹篓子,里面装满了纸钱、大金元宝以及香烛、果品等祭拜用的物品,万书轩神色平静的漫步在弯弯曲曲的大伊山山道上

说起这大伊山,别看它山势不高,却还蕴藏了几分典故在其中,这里面的曲折倒也叫人惊奇不已

据传说,在商朝时有一个叫伊的人,此人学识渊博,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亦或是治国治家之理,可谓是才学八斗,无所不通

曾在商朝为官,居宰相之高位,且长达十数年之久,乃是商朝做宰相长的一位,按照如今的话来说,这就是情商高、智商高的表现

岁月不饶人,宰相伊在年迈后,便辞官隐居了,而这处无名小山便是他的隐居之所,后来人便把这片小山脉命名为大伊山

直到如今,这里的人们依然沿用着伊山之名,就连他们生活的小镇也被称为伊山镇

这所谓的大伊山,海拔不过百十米,根本不算上什么名山圣地,只不过是泰山延伸过来的一处小小支脉而已

万书轩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缓缓往山上行去,山间的泥土在小雨的滋润下越发的泥泞,配合曲折的山路着实难走

好在山势不是太陡,一路上磕磕绊绊总算是到了此行是目的地

甥 百 苭 揑 度 椱 圉 求 小 撎 檕 说 孒 袊 网   这里是小镇上的一处废旧公墓,依山而建,背靠大伊山南苑,东临金鸡岭,西有观音洞,北有鳄鱼石,南有过城河,俨然是一处风水宝地

不过,因为旧公墓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整个片区基本上都开发的差不多,政府便又建了一处档次、规模各方面都比较齐全的公墓,所以从哪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安葬在旧公墓了

因此,这座公墓已多年不曾使用,早已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了

其实,这里之前并不是公墓,它的前身乃是一座佛寺,名叫古佛寺

据当地人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这座佛寺早在这里还没有人烟的时候就存在了,就连那后来隐居于此的宰相伊,也曾进过此寺庙,参拜过佛像,礼敬神明

也不知过了多久,在这座佛寺的影响之下,周边慢慢开始有了人居住

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地越发的繁荣起来,直到现今,我们看到的这座小镇,便是在那时发展形成的,而古佛寺的香火也因此兴旺起来

奇怪的是,这古佛寺中无论香火多么旺盛,里面就只有一个老和尚在井井有条的打理一切事物

说起这老和尚倒也是一个奇人,听老一辈人讲,他自号道吾和尚,为人勤勉和善,体格魁梧,力大无穷,身强体健,但没有人清楚他到底有多少岁

曾有人怀疑,他是一个得道高人,已经领悟了长生之道,早就成佛作祖,不死不灭了

但这毕竟是一个传闻,如今除了神话之中的人物,何人能够长生不老,君不见那秦始皇嬴政,派徐福前往东海寻仙药、问仙道,后不也没有成功吗,反而是暴毙与炎炎夏日

而老一辈的人,也是听了在他们之上的老一辈人的话,用来在闲暇时,为了逗弄孩子们才讲出来的

如此循环往复,这奇异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终成了伊山镇家喻户晓的故事之一

閲秷朝q皗i潲u佢xia蘊shu軃侅褲  可是,在小镇的千年古籍大伊奇谈中,曾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说的便是那道吾和尚

自余少时忆事起,至今已过杖朝之龄,与道吾兄相交也已甲子之数,然道吾老和尚依旧风采如昔

每日晨钟暮鼓,讲经问道,早、中、晚三课一日不少,复能挑水劈柴,力能扛鼎,上山如虎,入水成鱼,其丝毫不减当年之姿

惜乎余已黄发鲐背,齿落舌钝,唯有残年余力,乃风前之残烛不提也罢

余幼时尝闻一老者云道吾和尚非凡夫俗子焉

彼时,余亦疑之,今觉先辈之言诚不欺我,道吾和尚非常人也

这一段话的真假虚实,其实是可以验证的,因为大伊奇谈这本古籍乃是古时,由当地百姓自发写成的,主要记载了当地发生的各种大小事宜

其间,只要是真实的、意义非凡或是有重大事件发生,都会被记录在案

而记录之人,则是由当地先选出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然后进行管理和公开誊写,同时会有百姓前来观看,且书写完成后,都会贴出告示公告,所以这里面的说的话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而今在这科技先进的时代里,这部杂文古籍早已经待在了博物馆,供人观赏评了

不过这本古籍中,在这段话写完之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则写明了道吾和尚因病不治,躺在床榻月余后,不知所终,这倒是令人生奇,也不知真假

因为道吾和尚的消失,那没人打理古佛寺,在兴旺了数十年后也渐渐走了下坡路

虽然终破败了下来,但好在这古佛寺之名

状态提示: 第六章 大伊古闻,道吾和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