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学前夕(下)(1/2)
唐沁没有再接话,点了点头。
中年妇女见她不问面前的小姑娘也就不说话,就是把自己的包抱得紧紧的,浑身绷的家里边种的树都直,就不打算说啥,两个人站在原地,面对面大眼瞪小眼。
其实唐沁也不是胆小,就是有点儿怕见人。
自小就是,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好在唐沁心里大多数都是知道的。
“俺掌柜的来喽俺走了。你自己小心,第一中学不远,你出了火车站坐个18路30分钟的路,你自己注意瞧着看站,别过了。”
唐沁看着妇女走了两步有一个中年男人左右手都领着大行李包,两个人一起出了火车站。
于是唐沁提起自己的行李包半拖着走出了火车站,好不容易找到了车站,结果车站被人包围的水泄不通。
开学的前几天就是这样车站全是坐车的人,大包小包的。
b市又不像唐沁以前待得山城g市,g市是山脉中的城市依山而建,所以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没有b市这么热,b市的天气算得上是酷热了。
火车站中有空调,比较凉快,就是人多也比外面能好很多,谁曾想外面会这么的热。
北方的天,不似南方,是干燥的燥热。
令人发指的热。
唐沁出了火车站就走了短短的几步路,就走到了车站。
汗水顺着脸的两边哗啦啦的一串接一串的流,只好站在一个阴影的角落,或者这样还能好点儿。
放下手上的行李包,从自己的小象零钱包中掏出几块钱。
又看了公交站牌,确定18路确实经过一中,静静的站在路边等18路来。
18路的车一辆接着一辆,就这样很多人都还是挤不上车,因为这一条线过去,会路过b市好几个学校,有重点的,非重点的。
学生要开学,家长要送孩子上学,就说一个学生带一个家长,一百个学生就是一百个家长,更别说有的学生拖家带口的,一个人上学一家子送。
人不自觉得就会多很多。
b市的教育质量在全国是排的上号的,有很多家里条件不错的,临近县城的,临近城市的,花钱托关系的让孩子借读,转户口上学。
因此b市的学区房炒得火热,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攒的钱买了一个几平米的房子,却住在郊外租来的廉价旧楼,为的就是学区二字,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又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中午十二点半到的火车,再加上半小时的公交车车程,等到唐沁到学校的时候就已经两点多了。
唐沁走的时候她原来的学校给她说让她28号下午四点到第一中学校长办公室先给校长交一份材料,然后在办理具体的入学手续。
其实大部分的手续,学费通过她们学校已经给她们县招生办说过了,再详细的了解了她们家的情况以后,县政府民生办帮她解决了三年所有的学费,并且每个月给她上学700元的补贴,毕竟这十几年也就出了她这一个连跳sān_jí的学生。
唐沁来的时候,听方正说了很多关于b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据说这是五十年代中苏建交时,苏联以示友好帮忙建立的学校。
古朴严谨的教学楼隐没在葱绿的枝叶中,青灰色的砖盖起的四层小楼,其实说是四层并不准确,因为这楼只有中间的一部分是四层的,左右两边的部分呈现对称式的依次递减,三层,两层。
从上空往下观看整体就像是一个水平放置“工”字,只不过上下两横一样长就是了。
唐沁站在学校门口看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景象。
学校30号报到,31号开学,所以今天学校的沥青路上能够看见的人寥寥无几。
唐沁找了门房的门卫大叔,问好了宿舍楼的位置,这才迈开步子往最后面的宿舍楼走去。
穿过教学楼一楼走廊,本以为还是一个教学楼,谁曾想是一个小花园,圆形的小花坛中,四颗两人合抱比前面教学楼还冒梢的水杉树,笔直的伫立着,旁边的小花坛中不知名的紫花纷纷开放,唐沁看到这些被修剪的整整齐齐的花树和四季青时,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外婆家山后坡上的小野花,她感觉那些花比起这些精心修剪种植的花更加的好看,因为它们恣意随心。
唐沁也不知道穿过了几个教学楼,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但是整体来看也知道这几栋楼是一个系列的。
看了宿舍门口黑板上张贴的宿舍分布名单,唐沁找到自己的位置,去一楼找了宿管阿姨,领了钥匙上了三层楼,在四楼停下找到了424,灰色的木门上贴着封条,她竟然是她们寝室第一个到学校的。
仔细的撕下封条,叠好带着行李进了宿舍,上床下桌的四人间,两个洗漱台,一个厕所,一面镜子,干净整洁。
第一中学的学生是不用带被褥的,为了市上领导莅临检查,学校统一给学生放置了被褥,每个学生一套,都是纯新的,用三年,然后来了新生在重新置换。
宿舍配备空调,刚进门的门框上头挂着一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壁挂电视。
这里的学校真的跟唐沁原来的学校差别太大。
唐沁也没有带什么东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出门去学校不远处的超市买一些日用品。
中也没有什么东西,一个手机,一个小象零钱包,一张外婆给的银行卡,一个学校给她让她转交给一中校长的密封文件袋,现在还多了一把宿舍钥匙。
打开窗户给宿舍换换拿钥匙带门一气呵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