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谈话(1/2)
古庸生携新作《大唐双龙传》登陆首发,消息发布之后,自然是一番大风波,而且不仅是网络写手圈。
具体论调却各自不同,有的认为柳敬亭这是看准了网络文学的商业潜力,准备藉此进军游戏圈,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这一点可以从他披着马甲写的那部网络出端倪;
有的认为这是柳敬亭第二次尝试写作转型,随着由他亲手开辟并引领的传统武侠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向世界观更加宏伟、想象力更加瑰奇的奇幻、玄幻乃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半商业化性质的作者,柳敬亭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
此外,关于古庸生入局的利弊,大家也各执一词,支持者认为古庸生入网文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关注度和曝光度,也会从侧面提高网文从业者的身份地位,以后再有人对“网络写手”这个称呼有微词,就可以说“古庸生也是网络写手”。
而且,古庸生会给网文圈带来一批数量可观的潜力读者。
反对者认为以古庸生担向来不落无意义的棋子,“古神”当年的各种辉煌事迹至今在坊间流传不衰,如今他愿意花那么大精力在网文上,所谋必不在小,他的入局,可能会打破网文现在稳定发展的格局。
退一步来说,古庸生进军网文圈,肯定会一举吸引大量眼球,不论是网站、读者还是媒体论坛,重要资源肯定都将以他为先。
任何一个热门事件的评论都不可能统一,这几乎可以成为一种理论。
这个时候,戴耀文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召开庆功宴,不是对着媒体向独帜宣战,而是给柳敬亭打电话。
“戴总您肯定明白,这不是一个网站发展的长久之计,一个人抗不住一个网站,即使能抗,也只是临时的,治标不治本。”
柳敬亭坦诚地谈道。
“的确是这样,所以,我才想向柳总您取取经。”
“上次的三大神,这次的八大神,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说明了一件事,推出一套系统培养新人的计划已经刻不容缓,要想网站乃至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新人的挖掘和培养是无法绕开的一个重点。”
“柳总的意思是……”
“最常见的当然是新人大赏征文,以优厚的福利和奖金吸引作者投稿。”
“嗯,这个我已经给笔走龙蛇下了任务。”
“然后是培训班的设置,定期开新人培训班,把已经终结出来的关于网络文学的经验和规律教给他们,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创作路上不走歪路。”
“嗯,这个也在做。”
“这个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投入了人物物力,那就保证做到最理想,确保上课的作者真的学到东西,而不是做成一种形式。”
“是,这个需要注意,稍后我会跟几个部门负责人再沟通这件事。”
“最后一点,我是从做杂志的经验上总结出来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培养作者,比如我们的编辑会为我们杂志的签约作者量身定做选题,我觉得这个流程可以借鉴到网络”
戴耀文顿了一下,说:“这个操作起来难度不小,毕竟,网文作者人数太多,而且很多作者只愿意写自己的东西,并不接受束缚。”
“是,所以这个选题流程不适合普遍推广,而是有针对性的推出,比如某个有潜力的作者最近作品完本,正在准备新书,而新书又没有太清晰的头绪,这个时候编辑就可以根据当前市场风向,或根据某本人气正旺的红书做出相应选题,把想法和大纲递给那位作者。”
“这个主意可行,我记住了。”
“其实日本那边有些畅销作品,就是走的工业化制造路线,这种方法对文学来说,自然有利有弊,但是对商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就是把做工匠、把产品来做吗?”
“应该不是当做,而是事实如此,比如薛慕亮式的红书和成功模式复制,也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当然,这种做法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要把握一个度,过犹不及,市场的接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一种模式的反复重复,读者肯定会崩溃;
另外一个是新模式的发掘,这一点可以从作者身上学习,也可以自己做总结。”
戴耀文和柳敬亭的谈话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从网文的发展到双方今后可能的合作,柳敬亭的观点比较清晰,《大唐双龙传》的连载并非大家说的什么商业布局,什么进军游戏动漫的跳板,而是纯粹的救场。
“这部,下一本无法期待。”
柳敬亭坦白地跟戴耀文说,戴耀文自然可以理解,这是一个潜力庞大的行业,但是柳敬亭个人精力终究有限,而且,抛开武侠、推理等商业娱乐性质的还肩负着传统作家们的殷殷期待。
跟戴耀文的这次谈话结束之后,《大唐》也正式进入新书连载期,首发的流量也是意料之中的翻倍上涨。
周六,柳敬亭只身去了康园长家,不知道是不是特意替这对师徒留足空间,文教授今天照旧去了学院办公室。
路上还忐忑不安的柳敬亭,进屋之后突然平静不少,在玄关换鞋的时候,已经完全镇定下来。
“当初参加作文大赛的时候,就敢跟康园长绕着学园散步,何况现在?”
到客厅之后,康园长先招呼他坐下,然后倒了一杯水。
以前,康园长都是“喝水吃东西自己动手”,今天主动替自己倒水,有些反常。
柳敬亭坐在沙发上,静静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