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不得志的主父偃(1/2)
江都国易王刘非近些天来每日拜访董仲舒,让他有些不胜其烦,这个骄奢的侯王总是在自己授课讲学时,打断深陷于儒家经义的学子,横起来简直不像话。
可他毕竟是占据前吴国之地的江都王,董仲舒根本没有拒绝之余地,既已为江都国相,就得为他效力,既便是他不守礼,但自己还是得依礼办事、做人。
刘非待他还是很不错的,抛开蛮横不说,刘非礼贤下士这一套足够让他享受士子的骄傲,他不仅喜好,这一点与其他侯王并无不同,既便他是当今皇帝的哥哥,当年七国之乱立功,深知其中诸侯王坐大之弊,也不能免俗。
作为诸侯王,守江都时,刘非知道董仲舒是个大儒,并能用儒家大礼匡正他的过错,不但没有为难董仲舒,而且对董仲舒非常敬重。
他采纳江都相董仲舒提出的一系列治国方略,不仅一改过去王室成员狂妄骄奢、不轨图谋,而且尽守臣职,忠君效祖。
这一点让董仲舒在向刘彻上书时,便多了一项内容,就是谈论儒家在江都国的推行情况。
虽然他不理解刘彻回信中所说的百家争鸣,儒家仅仅为首,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儒家推崇,只是研究中多了其他学说的要素。
在这里,董仲舒收了很多弟子,这群人大多来自有名望的家族,他可以料想,等他们学成之后,儒家便会遍地开花。
各地官学开始在皇帝有意无意下,多了许多其他内容,有道经、刑法、墨学、算术等等,这让董仲舒吃惊的同时,又对自己被召回京师感到遥遥无期。
轻叹一口气,把思绪转到当前,翻开手上纸张,董仲舒越看眉头皱的越深,江都王居然要自己教他儿子刘建习读经史,代任江都国太子讲师!
对于江都易王刘非的儿子刘建,不仅是刘非他自己恨铁不成钢,就是董仲舒也是嫌弃不已。
刘建他年纪不大,仅仅只十二岁,但要是在江都国谈起他,人人都会闻名色变,他所做的尽是面上一套背后一套,虽从小在王宫长大,养尊处优,但为人放荡不羁,荒淫无耻,无恶不作。
要他教这样一个人,他是不愿意的,所以他提笔直书自己忙于国事,专心儒义与授讲公羊春秋,爱莫能助。
推开屋门,发现弟子吕步舒就在门外,奇怪道:“你有事么?为何不敲门?”
“弟子怕扰了夫子,这才在门外等候,待夫子处理完所有事务再见也不迟!”吕步舒恭恭敬敬道。
微微点头,董仲舒又道:“凡事有轻重缓急,也不必太过拘束,若是因礼而坏事,也同样非善!”
“弟子受教了!”
“说吧,有何事找为师?”董仲舒笑着说道。
“主父偃他有事找夫子商量,拖弟子来与夫子言说,请求见夫子你一面。”吕步舒开门见山道。
把门轻轻合上,再走下台阶,董仲舒问道:“是那个几月前拜在我门下的新弟子么?”
“是的,夫子。”
“他倒是有几分学识,纵横之术也讲得头头是道,可他想见我又何须找你引荐呢?此人还是有些自视过低,不太亲近别人。
罢了,等我吧!片刻后我就过去见他。”董仲舒抿嘴吩咐道。
主父偃虽有小有才干,思维敏捷,但此人是一个急功近利、睚疵必报的人,“吾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这句堪与“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齐名的名言,就出自主父偃之口。
尽管董仲舒欣赏他,却不代表他认可这个弟子,只是可惜了他的见解,这才把他性格中的缺陷给忽略了。
把回信移交给侍卫,让他代自己送到江都王府后,董仲舒休息片去了,他不太喜欢别人等自己,所以一向提前赴约。
“主父偃,你来得这般早,别人还以为是我来迟了呢!”董仲舒笑着说道。
“夫子一向守时,那里会有那种猜测呢?怕是笑我主父偃痴傻吧。”
沉默一会儿,董仲舒摇头道:“你主父偃不傻,只是太过拘泥于名誉,你若放下身段,把执念抛开,没有人会和你过不去。”
“夫子还是别说我了,辗转几地未曾被侯王理解,我自知才能不足,这才向夫子学习啊!”主父偃苦笑道。
“往事就不再说了,谈谈当下吧,对了,主父偃你要与我探讨何事?”董仲舒偏头疑问道。
“不知夫子对诸侯王祸礼室闱,弟与亲姐妹,子与父之姬妾等luàn_lún丧德有何看法?”
主父偃一开口就搬出了个火药桶,直接向董仲舒提问。
“此祸自古便有,我朝也是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早前制定过三纲五常之说,其内容针对于此,陛下对此同样深以为然。”董仲舒不愿多说,避重就轻道。
“依弟子看,这群人就该遭受天下人辱骂,此等行径与qín_shòu何异?诸侯王奢靡破败,还有坐大之势,于国于民都不利,其万死不足以泄吾愤,当行分封之推恩之令,假借……”
“住口!”董仲舒左顾右盼后,大声喝斥道。
以往游历各诸侯国在诸侯王那儿受到的歧视,化做口舌之剑,从主父偃口中源源不断地说了出来,可惜便这样被董仲舒给打断了。
“不,弟子要讲的就是推恩令,这可以……”
“不许再说了!”董仲舒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又把主父偃的推恩令计策给噎了回去。
虽然出自好心,但早被贫困与歧视困扰变得小心眼的主父偃心中就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